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四个含春的成语和,四句古诗
四个含春的成语和,四句古诗 春华秋实 枯木逢春 妙手回春 春风得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江花招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的成语故事 花明柳媚 春暖花香 雨后春笋 莺歌燕语 沂水春风 杏雨梨云 李白桃红 花明柳暗 春意阑...
看数字猜成语!猜三个!
一、看数字猜成语!猜三个! 第一个:12345609---七零八落 第二个:1256789---丢三落四 第三个;+2+3---接二连三 二、数典忘祖 成语典故 --- 数典忘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一次,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
表示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一、表示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寓言成语: 1.井底之蛙2.刻舟求剑2.投鼠忌器4.拔苗助长5.守株待兔6.望梅止渴7.囫囵吞枣8.愚公移山9. 开卷有益 10. 博而不精 11. 百发百中12. 捕风捉影13. 必恭必敬 14. 百感交集 15. 兵贵神速16. 杯弓蛇影17.不寒而栗 18....
司马迁【拾履拜师】原文及译文
司马迁【拾履拜师】原文及译文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
盲人摸象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是寓言故事。 盲人摸象_金山词霸 【拼 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解 释】: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出 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200字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200字 知己知彼:对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得很透彻 知觉,例如自己的优势,敌的不足. 百战百胜:军队的一种战斗素质。意为战一百次,胜一百次,每战都取得胜利。形容极能善战,所向无敌. 知己知彼的典故: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
中学生励志四字成语故事
1. 关于少年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 其妻...
王二小的故事 100字左右
一、王二小的故事 100字左右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
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个故事记载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四、五世纪一名叫列御寇的哲学家写的书。 故事说,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
一、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 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求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详细的!
一、求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详细的!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
谁有黄香温席和锲而不舍这两个成语故事???
一、谁有黄香温席和锲而不舍这两个成语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
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
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 凿壁借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20-30字 6篇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20-30字 6篇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
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