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创业 > 正文内容

司马迁【拾履拜师】原文及译文

2025-07-16 08:06:37励志创业1

司马迁【拾履拜师】原文及译文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司马迁【拾履拜师】原文及译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译文: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遇到一个大力士,打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地方袭击秦始皇,失误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力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曾经闲暇时到下邳桥上悠闲地漫步游玩,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丢落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很惊讶,想殴打他。因为他已年老,便勉强忍耐,下去捡来了鞋子。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业已替他捡了鞋子,就低跪着给他穿上。老人以脚接受,笑着离去了。张良特别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走去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与我在这里相会。”张良因此感觉老人很怪异,跪下说:“嗯。”五天后拂晓时候,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来会面。”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后到,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随着便走了,没有别的话语,从此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张良天明时看那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历史成语故事加上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内容。。

手不释卷—曹操

怒发冲冠—蔺相如

暗渡陈仓—刘 邦

手不释卷—曹操

孺子可教—张良

一饭千金—韩信

嗟来之食—韩信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韦编三绝—孔子

破釜沉舟--项羽

宝刀未老—廉颇

旁若无人—荆轲

墨守成规—墨子

狡兔三窟—孟尝君、冯谖

病入膏肓--晋景公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鸡犬升天—刘安

乐不思蜀—刘禅

投笔从戎 –班超

洛阳纸贵—左思

三令五申--孙武

大义灭亲—石碏

高山流水—钟子期\俞伯牙

望梅止渴—曹操

东山再起—谢安

偃旗息鼓—赵云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风声鹤唳—苻坚

梦笔生花—李白

口蜜腹剑—李林甫

力透纸背--颜真卿

泰山北斗--韩愈

司空见惯—李绅\刘禹锡

黄袍加身—赵匡胤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暴殄天物—商纣王

偃旗息鼓—赵云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风声鹤唳—苻坚

梦笔生花—李白

力透纸背--颜真卿

泰山北斗--韩愈

司空见惯—李绅\刘禹锡

黄袍加身—赵匡胤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成竹在胸--苏轼

东窗事发—秦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lzcy/168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