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王和渔夫读后感
一、渔王和渔夫读后感
我看了《渔王和渔夫》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自我“修炼”是很重要的。

这个故事主要讲:曾经有个渔王常常向别人抱怨自己的儿子的捕鱼技术十分平庸,没有长进。有一个渔夫听了,告诉渔王只有让儿子自己去体验成功和失败,才能吸取教训,技术才会有长进。
“渔夫”说的话,使我明白自我“修炼”的重要性。知识不是完全靠长辈教的,更多的是在长辈的引导下,靠自己去获取。文中的“渔王”一直让儿子跟随着自己去捕鱼并一直手把手地教儿子捕鱼技术,却没意识到就是自己这样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儿子,使自己儿子失去了自己出海锻炼的机会,造成了儿子捕鱼技术没有长进的后果。“渔王”的儿子因为父亲的溺爱,失去了自己应该有的经验、感悟和教训,真是可怜。俗话说得好:“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自己去积累经验,去感悟,去吸取教训,才能进步。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阳台上发现前几天还满满的浇水壶,里面的水只剩下一半了。我去问爸爸、妈妈,可是他们都说没动过。这让我觉得十分奇怪,想来想去,还是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妈妈人我自己去找答案。之后几天,我不停的观察、思考,从身边的资料中寻找答案。终于我知道了那一半消失不见的水是因为蒸发作用,跑到空气中去了。我这才明白妈妈一开始没有告诉我答案,就是为了培养我的自学能力。
我明白了自我“修炼”是很重要的。
二、伊索寓言18渔夫和鳁鱼19狐狸和荆棘20狐狸和鳄鱼21渔夫22狐狸和伐木人读后感200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渔夫和鳁鱼》故事——
渔夫下网,打上来一尾鳁鱼,鳁鱼请求渔夫暂且放掉他,说自己还小,等日后长大了,捉住他更有利。渔夫说道:“我放弃手中现有的利益,而去追求渺茫的希望,就成了大傻瓜了。”
这故事是说,现实的利益虽小,总比想望中的大利益更可取。
我不知道这则故事是不是在教育人有利便图,或即得的利益就要得。如果是这样,还真是迎合了当代很多人的心理。
然而,对于这种观点的不认同,我们可以能从很多方面获取支持。
说大一点,先聊一聊环境保护。孟子说过:“数罟(音古)不入洿(音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荀子也说过:“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我们的老祖宗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中,体现了很是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依此观,小小的鳁鱼要不要放生,答案很明显了。
说小一点,关于事业吧。也是在今天,我偶读一篇小短文,关于创业的“大格局观”与“小格局观”。大格局观倡导,不要将利益和发展只放在眼前和小利,也不要只“受”而不“付”,更不能只有“我”而没有“他”,只要有了大局观,并配之以正确的行为,那么才有可能成就事业。乔布斯以十年磨一剑的作法赢得当前苹果的商业神话,正是这种观点的铁证。小局观则相反,只顾当前利益,哪怕是小利,不会给予,只会接受,那当然有我无他了。这样小的胸襟能成大事者,可能难度非常非常的大,除非用了非常手段或遇到非常机遇。
再说小一点,关于生活吧。如果一个人近利就趋,是利便图,我想这种做法应该是为大多数人不齿的。其道理明白人都明白,就用不着我多废口水了。
反正有一点,我只希望这则寓言不是教育人“近利就趋,是利便图”便是了。
三、一千零一个故事读后感500字
一千零一夜之渔翁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千零一夜里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翁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渔翁为了生活去打鱼,没想到鱼没打着,却钓到了一个装着魔鬼的瓶子,魔鬼恩将仇报要杀死渔翁,渔翁用智慧战胜了魔鬼,保护了自己。
这篇文章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渔翁听到魔鬼要杀他,伤心的哭着哀求魔鬼放了他:“看在我救了你的情份,饶了我吧。”可是魔鬼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说:“正是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死你,别说了,你非死不可。”当我看到这里时,感到非常气愤和难过,因为魔鬼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怎么能这样呢?渔翁的家人还在等他打鱼回去生活呀!该怎么办呢?请看——渔翁心想:他是个魔鬼,而我是堂堂正正的人类,我得用计谋和理智去制服他。于是渔翁装着很不解的样子问魔鬼:“那好吧,不过在我死前有一件事必须弄明白,你得告诉我实话。这么小的瓶子,怎么装得下你庞大的身躯呢?”魔鬼为了证明他可以住在瓶子里,立即化作一阵青烟,钻进了瓶子。于是,渔翁迅速的将瓶子塞住,封好,任凭魔鬼说尽好话,也不为所动,将瓶子扔回了大海。太好了,渔翁得救了,他用智慧制服了魔鬼,挽救了自己。聪明的渔翁真让人高兴!
在这篇文章中,我最喜欢这样的一段对话:“告诉我魔鬼,你想怎么死法”渔翁大声的说,魔鬼这才知道上了渔翁的当了,“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快放了我”渔翁坚决的说:“卑鄙无耻的魔鬼,你说谎,你骗不了我!”
看完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魔鬼就是魔鬼,凶残而愚蠢;人只要动脑筋,一定可以战胜它。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就像魔鬼一样,你越怕它就越难,我们必须要有渔翁的精神,决不退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它,才有收获。
父亲的话一次珍贵的记忆重温
渔翁和魔鬼,一个简短的阿拉伯神话故事,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广为流传了。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偶尔的不经意间,孩子长大了!读我们读过的故事,写他们自己的语言,思想就如流水一般涓涓而过,永不停息。
“善读者,初以识文而通达其意,后明理而触类旁通,是为善思矣。”一篇文章,一个小故事,也许只是老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话勺,不会带给你太多的东西,能够亘古流传是因为你从中可以觉悟到人生的哲理。
我很欣慰我的孩子认真的读完了这个故事,然后马上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并感受到一个基本的道理——知难而进。“路漫漫其修远哉,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一辈子知书易,明理难,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孩子有意义,搞懂它,对我们这些成年人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感谢这个故事,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拾起了记忆中那些不能忘记,却又尘封已久的思绪。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