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名人模仿的小故事
有关于名人模仿的小故事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是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见西施人长的美,别人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唐朝王维在诗文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在“西施”中说道: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稀。”于是《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更加广为流传。
这个典故深刻地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讽刺了那些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地效仿表现形式的人。《东施效颦》故事中的美,主要是讲的外在美。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有:皮肤、身段、五官长相及气质类型。这些要素是通过仪态风度、服饰、表情、言谈举止等表现出来的,外在美是一种自然美,是先天形成的,个人无法选择。一个人的皮肤、体形、五官等要素,在决定一个人容貌美与不美的时候是主要的方面,尽管一个人的服饰、化妆、表情、行动、举止在表现其形态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在《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中的那个妇女,就是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容貌上与西施美女的差距,仅仅是一味地在西施的各种动作上去寻找美的因素,并加以效仿,必然找不到真正答案而留做千古笑柄。在生活中这样的“东施”至今还没有绝迹。一些通俗歌曲的歌唱演员,在演出中不是去学习港、台以至国外歌手的演唱技巧、发声方法,而是一味去嗲声嗲气地去学说、学唱他们的音调;学做他们在舞台上即兴出现的某一个动作。希望生活中的“东施”千万不要再“效颦”了
生物小故事
1、变色避敌的枯叶蝶
在昆虫王国里,像竹节虫这样的隐身高手还有许多,它们不但在体形上模拟周围环境,而且体色也尽可能地和环境保持一致,让天敌真假难辨。枯叶蝶就是其中的一个能变色避敌的高手。
枯叶蝶又叫木叶蝶,听它的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树木的枯枝败叶。的确,枯叶蝶在缤纷艳丽的蝶类家族里很不起眼,但是它的隐身绝技却令人刮目相看。它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变换自身的颜色和形状,将自己隐蔽起来,用惟妙惟肖的伪装术蒙骗天敌,保护自身的安全。
枯叶蝶是怎样施展自己的隐身术的呢?原来,它的前翅形状很像树叶的叶尖,后翅很像树叶的叶柄,前后翅叠在一起,看起来酷似一片树叶。更令人惊异的是,在这片“树叶”上,还有一条条与叶脉十分相像的深褐色线条和近似于枯黄树叶的病斑,把它同树叶放在一起,几乎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
当枯叶蝶遇到天敌追捕时,它便迅速地落在阔叶树的枝条上,用身体紧贴枝条,双翅并拢竖起,这时候,它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一样,混杂在其他树叶之中,使得天敌难以分清哪片是虫,哪片是叶,失去了追捕的对象。
当枯叶蝶在池边饮水或在树干、花朵上觅食的时候,它也会为了自身的安全,施展隐身术。它将翅平铺在体背上,用翅面遮盖住身体,这时,它的体色会和周围环境变为一致,看起来就像是一块苔藓或菌菜。这样,它又能骗过天敌的视线,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2、远交近攻
莺歌燕舞早为人们所知。或婉转清扬,或高亢奔放,各有音调。音色不同的鸟鸣声,丰富了我们共有的世界;同时,这多样化的声音“信号”还是某些鸟类引诱昆虫、捕捉食物的重要手段。
分布在四川、河南、云南等省的鹊鸲,体长20厘米左右,食量极大,特别是到了繁殖季节,捕食量剧增。为确保四、五个小生命的健康成长,亲鸟每天喂雏逾百次。
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鹊鸲除了直接寻捉日行性的蝗虫幼虫、蚂蚁、苍蝇、金龟甲等昆虫外,还能模仿多种夜行性昆虫的鸣叫声,进行诱捕。现已查明,鹊鸲至少能发出6种不同的鸣声,这对油葫芦、蟋蟀、金铃子、蝼蛄等昆虫听来非常顺“耳”,极富魅力。
它们以为“盟军”呼唤,纷纷报以回声,甚至主动爬出洞穴。这时,捕食欲旺盛的鹊鸲,便由暂时的“联合”转为主动的“攻取”。就这样,其繁殖区内的不同种的昆虫,大都成了它的美食。
3、偷梁换柱
吃厌了树叶的天蛾记起了蜂蜜的甜美,便打起了蜜蜂的“主意”。它飞近正采蜜的工蜂,只一声“呼唤”,工蜂当即停止“工作”,如同向导,领着天蛾向蜂房飞去。
天蛾有一个奇特的习性——模仿年轻蜂王的声音,偷梁换柱,以假乱真。蜂群是社会性极强的组织,蜂王的权力至高无上。无论蜂王到哪里,它的前后左右都簇拥着由工蜂担任的侍从蜂。蜂王休息时,侍从蜂会一口口地轮流献上珍奇的王浆和香甜的蜂蜜,喂养这位尊贵的母亲。
蜂王所到之处,工蜂纷纷让道回避,若蜂王有巡查巢房的旨意,工蜂们会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身体搭起“索桥”,恭候蜂王通过。
在工蜂的引导下,天蛾来到蜂巢旁,同样以声音作为“敲门砖”。“警卫”蜂以为蜂王驾到,施礼迎接。天蛾毫不客气,直奔蜂巢,大吃大喝。饱餐之后,还偷盗一些蜂蜜藏进身体里,然后在工蜂的欢送下,大摇大摆、镇定自若地走出蜂房。
4、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水中,是构造比较简单的一类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因其由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具有消化和水流循环的功能而得名。腔肠动物是真正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所有高等的多细胞动物,都被认为是经过这种双胚层结构而进化发展生成的。
腔肠动物具有两种特殊的细胞,一种叫间细胞,一种叫刺细胞。间细胞可以变化形成其它细胞。刺细胞是一种可以放出刺丝,具有捕杀猎物和防御敌害功能的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它遍布于体表,触手上特别多,因此腔肠动物又被称为刺细胞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蜇、海葵、珊瑚等。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身体呈辐射状对称,体内有原始消化循环腔(兼具消化及循环功能),有口,无肛门,口兼具进食及排放食物残渣的功能。腔肠动物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作猎食及防卫之用,大致可以分为水母纲、水螅和珊瑚纲。
5、绝妙的共生
寄居蟹和海葵的友谊称得上是典型的共生样板。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得就注意到了这些奇怪的寄居蟹。
从昏黑的深海,到激流的岸边,到处都有寄居蟹。也有陆生寄居蟹,它们栖息在南美距大海很远的潮湿的密林中。到了繁殖季节,这些寄居蟹便成群结队地向海岸爬去,它们在海里产子。等小寄居蟹长大后,就又迁徙到密林中去。
寄居蟹可以栖息在任何腹足类的贝壳里。如果没有空贝壳,寄居蟹就会发起进攻,把主人一块块地从房子里撕扯出来,自己搬进去,然后它就用一只鳌堵住贝壳的入口。
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比如章鱼就不怕,章鱼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门而入,把寄居蟹从贝壳中拉将出来。为了防范强盗的进攻,寄居蟹备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寻找海底的“毒花”——海葵,并和海葵在一起生活。
海葵的毒性接近箭毒,一点儿海葵毒汁就可以毒死一只美洲虎。海洋里的动物对海葵都尽量远远地避开,它们都害怕这些“毒花”。这对寄居蟹可大有益处,因为海葵可以成为它们的义务卫士。寄居蟹和海葵在一起生活,真是绝妙的共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