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谁有做事要分清主次的小故事啊?~~
一、SOS谁有做事要分清主次的小故事啊?~~
例如】
柳宗元的“哀溺”喻
有一只载客船漏水将沉。众人纷纷跳水游向对岸,有一人游得相当吃力。人们知道此人水性甚好,便让他快点游。他说腰里缠着钱,太重了。人们让他扔掉,他摇头。渐渐他的体力不支,岸上人向他喊:“快丢掉钱,性命要紧!”可他还是不听,终于被水吞没。
【简析】来源:www.examda.com
这个材料提示人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只能自讨苦吃,因小失大。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二、关于因小失大的名言警句或歇后语
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
[释义]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语出] 汉·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正音] 大;不能读作“dài”。
[辨形] 失;不能写作“湿”。
[近义] 舍本逐末
[反义] 一举两得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他~;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三、从左传中总结出的成语是什么?
1、爱鹤失众
【拼音】: ài hè shī zhòng
【解释】: 比喻因小失大。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举例造句】: 你听说过“爱鹤失众”的故事吗?
【拼音代码】: ahsz
【近义词】: 玩物丧志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因小失大
【故事】: 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百姓怨声载道。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
2、北门锁钥
【拼音】: běi mén suǒ yuè
【解释】: 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举例造句】: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拼音代码】: bmsy
【近义词】: 北门之管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军事要地
【英文】: a strategic key to the north
【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假装送礼迎接秦军,背后通风报信。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
3、筚路蓝缕
【拼音】: bì lù lán lǚ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举例造句】: 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拼音代码】: blll
【近义词】: 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
【反义词】: 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书极力反对,说楚王灭庸以后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的生活。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