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 正文内容

关于坚持的人物素材现代中国?

2023-09-16 02:24:53励志故事1

关于坚持的人物素材现代中国?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

关于坚持的人物素材现代中国?

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现代英雄人物素材150字?

罗阳。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作为现场总指挥的他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在任务完成那一刻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年仅51岁。

忠于事业、甘于奉献,他是“航空报国英模”,在我国航空工业战线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三十载。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钱学森,他,“两弹一星”元勋,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但他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1955年10月,他终于冲破种种阻力,携妻儿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动情地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2021奥运励志人物素材?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打破亚洲记录。回首这两年的经历,苏炳添表示,2019年的重伤让他一度想到放弃。“受伤最困难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那次伤病特别严重,心里很难受。但在一个周日,我独自走到运动场,站在跑道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内心很快就告诉我答案,我还能跑,只要克服伤病,依然可以飞起来。”

作为暨南大学的副教授,苏炳添说,希望将来自己可以为香港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他说:“目前我准备创立苏炳添速度研究中心,也是围绕短跑来做的。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帮助香港短跑方面选出更多的苗子。”

现代奋斗励志人物?

1、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2、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3、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2022年励志人物素材简短?

1、周鸿祎,我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人,华为我国业务董事长,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开创我国互联网发展新纪元。2、张朝阳,腾讯创始人之一,社交互动媒体的先驱,打造我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实现技术与商业的双重创新。3、刘强东,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建立起来,将传统商业深度数字化,引领我国创新创造新财富。4、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将“零售电子化”、“社交电子化”及“服务电子化”融为一体,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改变与创新为核心的互联网方式。

关于命运的人物素材现代?

1.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已创造-----契诃夫

  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

  3.命运总是宠爱勇士的。 英国谚语

  4.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彦语【中】

  5.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JE丁格

  6.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建筑师。 克劳笛乌斯【德】

  7.命运压不垮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伯尔【德】

  8.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心灵的主宰。 赫里克【英】

  9.勇气会减轻命运的打击。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10.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 蓬皮杜

  11.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败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尼克松

  12.入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 司汤达

关于梦想的人物素材现代?

梦想追梦的名人事例: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好几次爬起来看北斗星。当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样的北斗星果然倒挂着,他非常高兴!心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他创立了浑天说,并根据浑天说的理论,制造了浑天仪。这个大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

张衡从一个对着天空数星星的孩子,成长为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不为其他世俗的名利束缚,兴趣为师,潜心科学,终成一代大家。

中国精神的人物素材?

在董万瑞将军的坚守里!这位56岁的老人,长江大堤上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人,他与战士同战斗、72小时不合眼,与大堤共存亡、与洪魔共进退!

在大国脊梁高伯龙隐姓埋名的奉献里!他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默默奉献,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中国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在李小文院士的布鞋里!李小文堪称国内地理信息学领域的泰斗,朴素得就像一位农民,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他还坚持站着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在郎平34年的执著里!中国女排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排世界杯五冠王,而郎平也拿到了自己排球生涯的第四座世界杯冠军

中国残运会励志人物2021?

17岁时曾永霞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神经损伤,下肢瘫痪,不得不坐上了轮椅。2017年11月的一天,陕西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竞训科科长孟彦君同志,带人来到省康复医院为备战2021年残特奥会选拔残疾人运动员,而正在省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曾永霞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报名进入了位于铜川市一个偏远山沟的陕西省残疾人射箭队进行训练。

为了备战2021年残运会,从2019年5月份天津比赛结束到2021年10月两年多来,曾永霞很少回家,连续两个春节都在铜川基地参加训练。除了完成教练规定的每天训练任务外,她还给自己增加训练任务,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反复训练,直至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年多的刻苦训练,曾永霞终于在2021年10月15日下午登上了残运会射箭冠军的领奖台。

当谈到以后的打算时,曾永霞说自己一定要以这次残运会射箭比赛为契机,继续顽强拼搏,备战2022年9月份在杭州举办的亚残运会,力争届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还期待着上北京体育大学,完成自己人生路上还未完成学业梦,在求学的过程中,继续刻苦训练,力争在2024年的巴黎残奥运会上取得1枚射箭金牌,为祖国争光。这就是商洛女子的质朴和坚韧,这就是商洛女娃的“拧劲儿”!

中国自信人物素材30字?

1、李四光粉碎“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卓越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石油。

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2、卞和与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

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我相信我是对的!”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如果不是卞和的执着与自信,可能和氏璧现在还依然被丢弃在深山之中,无法光照史册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zlgs/4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