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写话老师最精彩的讲话
一、一年级看图写话老师最精彩的讲话
这学期一共上了多少堂课?我也数不清了,但最精彩的一堂课就是那节音乐课了。
那一天是星期一,我们第四节课是音乐课,可是音乐老师却生病了,所以不能上了。同学们唉声叹气的,心情十分失落。“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班主任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本以为这节课又要上语文了,可谁知,班主任老师却说:“科代表,把音乐书发下去吧。”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很纳闷,但班长还是按照老师说的做了。音乐书发下来后,老师问我们学到哪首歌了,我们齐声回答:”学到春天举行音乐会。”老师又笑着问我们该学哪一课了。我们回答说:”该学花喜鹊与小乌鸦了。”这时老师翻开音乐书说:”今天我来给你们上音乐课。”同学们更纳闷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会儿老师便开始教我们唱歌。
老师唱一句,我们跟唱一句。我边唱边想:每次科任老师休病假,班主任就会上数学课或语文课,可为什么今天老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教我们学唱歌。我们越唱越起劲,似乎房盖都要鼓起来了,一直到下课都没有停止,优美的旋律一直在教室里回荡,在我们的心中回荡。
下课了,可我的眼前还浮现着老师上课教我们唱歌的场面这堂课过得可真愉快,也让我知道了老师并不是那么严肃,而是一个关心,爱护我们的好老师
二、求一篇看图作文,300字左右
1、小猪找朋友
早上,阳光明媚,小猪高高兴兴跑出来找朋友,身上脏兮兮的。
小猪来到小河边,小河的水哗啦哗啦的流着,河边上有一块萝卜地,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小兔子来到河边拔萝卜。小猪看到了对小兔子说:“能跟我做朋友吗?”小兔子笑了笑,继续拔萝卜。小猪不懂,又看见小山羊在吃草,小猪问道:“小山羊,能跟我交朋友吗?”小山羊觉得小猪太脏了,也不愿意跟小猪做朋友。
小鸭子最喜欢游水了,它用翅膀拍起了水波,响声被小猪听见了,小猪回头一看,看见了小鸭子,马上对小鸭子说:“小鸭,你能跟我做朋友吗?”“你身上脏兮兮的,我才不跟你做朋友呢?”小鸭子回答说。
“小猪,不如你到河里洗个澡,身上不就干净了吗?”站在河边的小鸡说,小猪听了二话不说跳进了河里,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小羊和小兔子还有小鸭子看见小猪身上干净了,跑过来说:“我们都愿意跟你做朋友。”
他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小猪终于找到朋友了。
(这篇你把小熊改成小猪就行了)
2、小熊一直没有朋友,星期天,它决定去找几个朋友。
小熊穿上干净的衣服、干净的鞋就上路了。
它一路上,又蹦又跳,有时还翻几个跟头。不一会儿,干净的衣服就被小熊搞得又脏又黑,但是它丝毫没有一点察觉。
小熊来到小动物们经常玩的地方,对那里的动物们说:“大家好,我是小熊,我没有朋友,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交个朋友。”可大伙理都不理它。小熊非常纳闷,就问:“你们为什么不跟我交朋友呢?”小羊说:“你身上太脏了。”小狗说:“我从没见过这么脏的动物。小白兔说:“我最讨厌脏的动物了。”“你干净点我们就跟你交朋友。”小猴一边说一边从树上跳下来“我没有朋友,我非常想有朋友。”小熊边说边流出了眼泪。小白兔同情地说:“我愿意跟小熊交朋友。”这句话感动了大家,大家一个个地给小熊鼓掌,鼓励它。
小熊有了朋友,它再也不寂寞了。这天是小熊最快乐的一天。
三、照样子写句子:匾里撒了一层桑叶。匾里(已经)撒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桑叶。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
老师(将要)给(他可爱的)同学们讲故事
四、看图写话,感谢各位老师。
一天晚上,在大树下,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和老师有说有笑。
五、四年级上册看图作文
星期天,阳光明媚,豆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春游。到了野外,豆豆看见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着;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被微风吹的随风舞动,碧绿的小草从地上偷偷的钻出来,遍地都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好像铺上了一层绿毯似地鲜艳的花朵到处都是,有红的、白的、粉的、紫的、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还散发出芬分扑鼻的香味。他们一家三口来回的走呀,看呀,玩的非常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 一直到了中午,妈妈找了个地方,铺上垫子,摆上带来的食物,一家三口吃了起来,小蜗牛看见了,也来凑热闹;小鸟飞在草地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给我吃一点。在回家的路上,豆豆说:今天春游真开心,话音刚落,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
六、幼儿园大班看图讲述大象老师在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小动物都认真听了吗?它
设计意图
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是一个老教材,它讲述了兔子遇险、大象相救、老虎受罚的惊险动人的故事,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生动有趣,堪称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这样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教材,在新《纲要》的指导和引领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组织幼儿进行看图讲述的实践中发现,大班幼儿的初步自我讲述,往往更像一个个画面内容简介,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立体性。从画面简介到精彩讲述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我为幼儿搭起的桥梁就是标记图。我采用了对话框、云朵和放大镜这三种标记来提示幼儿进行细节观察,有了细致的观察,故事的讲述才能更加生动、丰富。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
2.在符号标记的提示下尝试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愉快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三张大图,第一张:老虎躲在大树后,露出凶恶的脑袋和锋利的爪子,三只奔跑的兔子;第二张: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桥,三只兔子分别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第三张:大象用鼻子喷老虎,三只兔子拍手笑。
2.对话框、云朵和放大镜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讲,听听谁讲得完整、讲得生动、讲得有趣。这是故事的开头,这是故事的结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张图)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三只兔子在干什么?猜猜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揭去遮挡老虎的小图):原来有一只凶恶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结果怎样?猜猜看,兔子是怎样逃离虎口的?到底是谁救了小兔子?怎样救的?(出示第二幅图)请幼儿讲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师:老虎追到河边,大象会怎样对付老虎?(幼儿猜测后,教师揭去遮挡“大象用水喷老虎”画面的小图,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二、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请你们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讲清楚,每幅图都要讲到,看谁讲得完整。(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你们觉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说清楚了吗?
教师总结:三幅图都讲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就讲完整了。
三、出示对话框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教师(在第一幅图小兔子旁边放一个对话框):老虎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兔子会喊什么?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说行不行?应该怎样说?(着急、有力、快快地说)我们来试一试、学一学,大象在听到小兔子的求救声后会说什么。(幼儿分角色练习几次)
教师(在第三幅图上的小动物旁边分别放对话框):这时候,老虎会说什么?大象会说什么?小兔子又会说什么?
教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小动物说的话全部讲到故事里去,试一试吧。(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故事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教师总结:原来讲故事时加入角色之间的对话,故事就会变得更加生动。
四、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教师(在第一幅图老虎旁边出示放大镜标记):你们刚才都讲到了这只老虎,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只凶恶的老虎,它的眼睛怎么样?嘴巴和牙齿是怎样的?老虎看到兔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云朵符号标记)(啊!这三只兔子真肥呀,正好让我填填肚子!)
教师(在第三幅图老虎旁边出示放大镜标记):刚才还很得意的老虎,现在是怎样的?(吓得用爪子挡住了脸)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出示云朵标记)(今天真倒霉,兔子没吃到反而被大象喷得满脸是水。)
教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放大镜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里想的都要讲到故事里去,看谁讲得生动,你们试试看。(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到幼儿中间倾听,并请1名幼儿讲述。)
教师:他讲得好吗?哪里好?
教师总结:原来讲故事时,把小动物的样子、对话和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故事就会讲得很精彩。
五、给故事取名字
教师:这么精彩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取个名字?
附故事:大象救兔子
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只兔子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凶猛的老虎,张着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扑过来。三只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它们撒开四条腿,飞快地向前跑去,穿过密密的树林,跑到河边,看见大象正在河里洗澡,连忙高声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大象连忙伸出长鼻子.翘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桥,说:“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子都过了河,气得直吼。大象用长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喷去,老虎被喷得睁不开眼睛,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活动反思
第一、第二环节:我采用的是分解观察和预期结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制造悬念是激发幼儿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三幅图没有同时出示,目的是给幼儿制造悬念,为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怎样脱离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达的机会。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时,采用了遮挡图片部分内容的手段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这个环节讲述的重点就是:把大象怎样救兔子这件事讲清楚。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对话框符号,采用了角色移位、师幼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角色之间的对话,理解着急、高兴、害怕的语气语调,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支持。这个环节的讲述重点是:丰富角色之间的对话,使故事更加丰满、生动。
第四环节:我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通过教师提问和放大镜的暗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的内容,分析角色的表情,运用描述性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从而推断角色内心的想法,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观察引导,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了有效支撑,化解了讲述的难点。
第五环节:给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仅仅是让讲述活动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能抓住讲述重点,培养幼儿的提炼和概括能力。
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