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 正文内容

2021残奥会励志故事 2021残奥会励志故事简短

2023-07-11 17:28:06励志故事1

2021年残奥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东京残奥会第四个比赛日。

2021残奥会励志故事 2021残奥会励志故事简短

中国残奥代表团

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刘静

经过连续作战,战胜多国选手,

摘下东京残奥会乒乓球

女子单打W1-2金牌,

蝉联四届残奥会

女子单打WS1-2冠军!

今年33岁的刘静出生于徐州市邳州市农民家庭,现为中国和江苏残疾人乒乓球队队员,南京财经大学大专学生,也是镇江恒达包装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

刘静十个月大时就被儿麻病魔击倒,独立行走、上学都成了问题。到她六岁时,万般无奈的父母只能将其背到邳州市“希望之家”,盼望孩子在得到照看的同时,学点文化。

令家人意外的是,刘静入学后不仅学习很用功,课余时间还痴迷上了学校的乒乓球桌,一有空就霸着台子打乒乓球。日也打、晚也练,对运动的喜爱和不轻易服输的劲头,被教练衡新看到,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队中。

从此,刘静练得更加带劲,由于长年蹲坐在轮椅上打球,以致腰部老伤复发。有一年,光手术她就做了五次。可是,一回到学校,她又捡起球拍舍不得放。

作为江苏残疾人乒乓球队中伤残程度最重的女队员,她不仅顺利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还和同批队员一起,入选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走上系统的训练之路,并逐渐在国内、国际赛场摘金夺银。通过数年征战,她在2008年前首次攒足残奥会所需积分和排名。

2008年9月,万众瞩目的北京残奥会上,刘静一举获得女子TT1-TT2级单打、TT1-TT3级团体两项冠军。伦敦残奥会她再获女子TT1-2级单打金牌、TT1-3级团体金牌。

这些年,她在国内参加了所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的残疾人乒乓球比赛。这样的行程、这样的战绩,就是对一个健全人运动员来说,也是十分辛劳和突出的;更何况还是一个从腰部以下即瘫痪的重残姑娘呢。她所承受的不便是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她也因为超人的意志获得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

北京时间9月11日5点34分,在巴西里约举行的残奥会女子S3级50米仰泳决赛中,广西河池宜州运动员彭秋萍,以48″49的成绩为中国队再添1金,并打破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2016年残奥会冠军彭秋萍奋力拼搏的励志故事。

  双脚残疾的彭秋萍,一次又一次游出世界速度,令人感动不已。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一路走来,颇不容易。

  彭秋萍的夺冠之路

  1994年8月,彭秋萍出生于宜州市刘三姐镇三合社区山底屯一个农家。

  4岁时,一次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后双腿突发神经性萎缩,从此走路只能靠拐杖和轮椅。

  逐渐懂事的彭秋萍没有被身体残疾击倒,而是靠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和勇气,谱写出了自强不息的人生篇章。

  彭秋萍很要强,读书时从来不让父母接送,每天拄着拐杖来回两个小时。2010年,彭秋萍读初二,宜州市残联工作人员到学校选拔运动员。工作人员准备上3楼教室去找她,但彭秋萍却坚持花了10多分钟,自己从三楼“挪”下来。

  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彭秋萍的手臂较长,适合游泳,而她的坚韧和独立,正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需的品质。

  彭秋萍之前没接触过游泳,刚开始训练时,不停被水呛,常常抓住池边不敢动,又被教练推下去。

  反复训练多次后,彭秋萍展示出了过人的.游泳天赋。仅仅训练70天后,她就参加广西第七届残运会,一举夺得S6级50米自由和100米自由泳两个第一名。

  她找到了人生的新路,从此更加刻苦训练。

  彭秋萍游泳完全靠手臂力量,她每周有两天要在陆上训练上肢力量,一个半月就从只能拉动10公斤提升到40公斤。每天还要进行水上训练,一天下来往往腰酸背痛。

  彭秋萍一直咬牙坚持,家人的关爱给她极大的动力,父亲彭洪理常激励她:“不要放松放弃,不能输在第二起跑线上。”

  她开始在国内赛场崭露头角——

  在2013年全国残疾人(22岁以下)游泳锦标赛中,获得S5级的50米自由泳、50米仰泳第二名,100米和200米自由泳第一名。

  优异的成绩,让她在2013年进入国家队集训,成绩迅速提升,接连在国内外赛事中斩金夺银——

  在2014年江苏常州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取S5级50米、100米、200米自由泳, 5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5个第一名,并打破50米自由泳的全国记录;

  在2015年9月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上,获得了S3级100米、2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仰泳银牌,男女混合接力铜牌,并打破了50米仰泳、100米、2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混合接力的全国纪录;

  2016年6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夺取SB2级50米蛙泳金牌。

  接下来,彭秋萍将参加当地时间9月14日举行的50米蛙泳比赛。

  她通过微信表示,感谢家乡人民的关心,接下来的比赛,她会好好准备,全力以赴,勇夺佳绩。

  家人盼其勇夺佳绩

  “秋萍很懂事,很孝顺,性格开朗活泼。因为训练,她很久没回家了,但是只要有空,她就经常打电话来问候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经常寄钱给我们。”毛宝新说,女儿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家人特别想念她。以前在家的时候,她虽然行动不便,仍经常煮饭、扫地、喂猪喂鸡等,帮父母分担家务活。

  彭秋萍的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了,平时习惯早睡早起,但只要有彭秋萍的比赛,无论多晚,他们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妹妹彭开宇更是经常上网,关注姐姐的比赛、训练等情况。

  全家人都希望她在残奥会上好好表现,争取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

2021中国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

2021年的东京残奥会上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励志的画面,刘翠青,两只眼睛看不见,走路都会被绊倒。但就是这个盲人女孩像世界证明了,即使失去了光明也可以自由奔跑,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400米T11级决赛,刘翠青于领跑员徐冬林一起创造了新的残奥会记录。

2021年西安残奥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9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上,李樟煜为中国残疾人自行车队夺得残奥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2016年里约残奥会,他获得1000米计时赛C1-3级金牌,当时他还创造了1分06秒678的世界纪录。在本届残奥会的男子3000米追逐赛C1级中他已经获得了一枚铜牌。至此,他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了一金一铜。

“今天的这枚金牌,是对自己继续努力的最好回报。”作为一名参加了三届残奥会的选手,李樟煜认为,“参赛运动员的水平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是为什么我对获胜感到非常高兴,我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才能拼得这枚奖牌。”

冬残奥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何军权,残奥会冠军,3岁时,因不慎触碰高压变电器,何军权失去了双臂,成为了一名残疾人。7岁时,热爱游泳的何军权,被荆门市残联推荐他参加湖北省残疾人运动会,首次参赛便斩获两枚金牌。从那时起,何军权开启了自己的冠军之路。省级、全国、世界大赛,以及后来的奥运会,何军权一次次刷新自己的奖牌记录,职业生涯共拿到97枚奖牌,金牌就占了67枚。

而最高光的时刻,则来自于04年雅典奥运会,当年的雅典残奥会上,何军权在参赛的项目中拿到4枚金牌,3次打破世界纪录,由于跟索普、菲尔普斯等人在游泳赛事中夺冠自如,被许多人称为“无臂飞鱼”。为了能够在残疾人运动项目中出人头地,何军权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耐心和执着。

据了解,何军权的训练常态是每天5个多小时,一万米距离,相当于正常人每天跑30公里。由于自己双臂尽失,所以很多时候,他都只能用头去触碰终点计时板,多次头上被碰出包、碰出血。也是这样的坚持,让他在雅典残奥会赛场上,一鼓作气拿下4枚金牌,将所有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而在夺冠的同年,何军权的孩子也来到了人间,为了纪念在雅典残奥会的经历,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典典”。多年过后的今天,已退役多年的何军权如今是省残疾人游泳队的主教练。

在2019年的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何军权培养的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的14名运动员,拿到了1金3银4铜的好成绩。在何军权的系统化训练和鼓舞指导下,运动员们变得更加自信从容,成绩也愈发出色。从游泳赛场,到游泳赛场边的教练员,残奥会冠军何军权,也成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转型。这一步,迈得踏实且自信。

残奥会励志人物?

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

2016年残奥会冠军彭秋萍奋力拼搏的励志故事。 双脚残疾的彭秋萍,一次又一次游出世界速度,令人感

东京残奥会冠军雪梅的励志故事?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举重86公斤以上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邓雪梅以153公斤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而立之年的邓雪梅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6岁时因车祸不幸截肢,失去了一条腿。13岁那年,邓雪梅入选江西省举重队,开始了举重生涯,这一练就是17年,并于2013年入选国家队。

在曾经也是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的陆景峰看来,妻子邓雪梅是一个非常刻苦的人,她每天握着杠铃一次次举起、一次次放下,不断重复着不知练了多少遍的动作。“因为举重这个项目,必须要长期坚持训练,才能保持最好的竞技状态。”

功不负有心人,凭借坚持和努力,邓雪梅逐渐成长为中国残疾人举坛上的佼佼者。

2014年获得仁川亚残运会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2015年获得全国第九届残运会女子举重86+公斤级亚军,2015年获得亚洲公开赛女子举重86+公斤级亚洲第三;2017年获得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2018年获得亚洲残疾人举重锦标赛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2019年获得残疾人举重世锦赛女子86+公斤上金牌、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破全国纪录;2021年获得迪拜世界残奥举重世界杯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女子举重86+公斤级冠军(提前比赛项目)。

2021真实励志故事?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一寸青春一寸金”的娱乐圈尤为流行,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如“锦鲤”杨超越般幸运,一出道即巅峰,所以,那些所谓“大器晚成”的艺人,更容易唤起围观者的共鸣,比如,借着《你好,李焕英》晋级为“40亿大片女主角”的演员张小斐。

以前总被称为“杨幂大学同班同学”的张小斐,终于在她35岁这一年,“成”了!

走到哪儿,都能听取“妈声一片”

2月20日,张小斐跟随贾玲抵达武汉,为票房仍在攀升的《你好,李焕英》造势宣传。

极目新闻记者在位于武昌的一家影城内看到,当张小斐刚刚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半个影厅的人立刻齐声高喊:“妈!妈!”把张小斐吓了一跳,这也让一旁的贾玲吃起了醋,“你们眼里就只有她这个‘妈’了!”

在微博、抖音等多个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武汉网友也发布了当天在汉偶遇张小斐的情形,并亲切地表示:“我妈可真漂亮!”至于张小斐个人微博的留言区里,早已是“听取妈声一片”,无数网友都用这个有些夸张的称呼表达着对张小斐演技的肯定。连文化名人马未都在看完《你好,李焕英》后写下长文,盛赞张小斐奉献了全片的“最佳表演”,“张小斐将我们年轻的那个时代一个健康向上的女子饰演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她那灿烂的笑容,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笑容。”

如果说张小斐在今年央视春晚的亮相,只是证明了她在小品领域的出类拔萃,那《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期间的现象级爆红,则正式宣告她红出圈了。截至昨日,已有近9000万人次看过《你好,李焕英》,其中因为这部电影“粉”上张小斐的不在少数。

而看着满屏网友喊自己“妈”,张小斐坦言自己“一开始都是蒙的”。她在采访中也开玩笑回应说:“孩子太多,养不起啊。”

第一次担任电影女一号,就有可能冲刺50亿票房纪录,张小斐的2021年开局堪称奇幻,更被网友评价为“这是大女主才能拿到的剧本啊。”

不是大女主,是把一手坏牌打好了

说张小斐拿到了“大女主剧本”,其实是网友的一个误会,她的从艺经历其实更像是靠实力把一手“坏牌”给打好了。

在《你好,李焕英》爆红之前,张小斐身上有两个标签比较醒目,一个是时常出现在综艺节目里的小品演员,另一个则是“杨幂的大学同班同学。”

2005年,学舞蹈出身的张小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班同学包括杨幂、袁姗姗、焦俊艳、经超等如今大家熟悉的演员。但与杨幂、袁姗姗毕业后立刻当上“女一号”相比,张小斐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虽然过去这些年她也演了不少电视剧,却没有一个角色能被大家记住。而至今都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在她“不红的那段时间”里,甚至有制片人直接指着她的脸,认为她的容貌存在各种问题,重创了她作为演员的自信心。

就在张小斐最沮丧的时候,师从冯巩的喜剧红人贾玲找到了她,希望能与之搭档演小品。张小斐最初对这个邀请是很抗拒的,她担心一旦开始演小品,自己的戏路就被定型,未来很难再回去演电影。但最终,她做出了一个将彻底改变她职业生涯的选择:与贾玲搭档,专心在喜剧舞台上发光。

从2015年起,张小斐就开始频繁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同时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她也被网友调侃为“喜剧界的一股清流”“漂亮得不像一个小品演员”。

2016年,贾玲创作了以她自身经历改编的小品《你好,李焕英》,作为贾玲的老搭档,张小斐当仁不让地饰演母亲“李焕英”一角。后来,贾玲又将这个小品改编为话剧,张小斐再次出演同一个角色。到了今年春节档,电影版《你好,李焕英》惊艳问世,张小斐被几千万网友追着喊“妈”。此时,她终于可以告诉自己,“你当年的那个选择,做对了!”

入行十数年后,35岁的张小斐厚积薄发,完美实现弯道超车,为2021娱乐圈写下开年最励志的成名故事。

2021奥运励志故事?

由于父母都是农民,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清贫的家庭让全红婵从小就比较懂事,当她知道跳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跳出个名堂。

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住训练艰苦偷懒时,全红婵总是默默加练的那一个。奥运选拔赛一鸣惊人 入选“梦之队”极致的刻苦让并不是很早接触跳水的全红婵打出了成绩,仅仅4年的训练,由于成绩优异,全红婵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并有了进入到国家队视野的机会。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首站比赛上,13岁的全红婵以领先亚军28分的明显优势脱颖而出,爆冷夺冠。

东京残奥会的励志名言?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2、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的投入。——尼克胡哲

  3、残疾并不是性格的标致——培根

  4、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霍金

  5、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霍金

  6、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尼克胡哲

  7、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奇迹。——尼克胡哲

  8、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培根

  9、每个方程式都会使书的销量减少一半!——霍金

  10、有志者事竟成——张海迪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zlgs/33019.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