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朝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捩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称天宝之乱。
唐朝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
安史之乱发生并席卷北方后(其时天下久承平,百姓数代不知兵),对唐朝乃至中原后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捩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经济方面,华北,关中一带的经济因此而残破[8],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安史之乱主要蹂前首躏唐朝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经济大受破坏;
相反,江南一带并未如北方般受到战乱的摧残,使南方得以保全。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租拦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
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大食借兵,回纥自恃平乱有功,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的侵扰边境,唐朝声威至此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
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慧型数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结果导致陆上丝路逐渐断绝,而南方的海上丝路则逐渐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虽说这场暴乱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却对唐朝后来的统治产生不小的影响,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点。即便后来消灭了叛军,也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也已经大幅锐减,远远不如当初的状况。由于这场反唐叛乱的指粗银挥官是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除了属下的唐兵之外,还有同罗、奚、契丹、室韦的是士兵,大约15万人,声势非常浩大,这件事情就被称为安史之乱。
唐朝从唐高祖李渊称帝算起到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一共历经289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大致是从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点。唐太宗登基为帝后,曾励精图治击败强敌东突厥,被草原上的部落尊称为“天可汗”,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继位后,击败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虽说没太宗李世民那么厉害,也开创了永徽之治,让多少人免于战乱之苦。等到唐玄宗继位时,唐朝已经逐渐发展壮大神搭为世界瞩目的强国,就连其他国家的人都被唐朝的盛世状况给震撼。
唐玄宗早年算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但他到了晚年,迷失在大唐繁华奢靡的现象当中,直接被美色冲昏头脑,开始任用游凳拿并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将边疆的大权交到安禄山等塞外民族之人手中,最终引发了那场波及全国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正式开始于天宝十四年,当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得安禄山发动了一场震惊全唐的兵变事件。由于唐朝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很多人还一直沉浸在盛唐的梦境中,根本没想过会有战争发生。
安禄山等人但是打着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军所到之处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不时开门迎接叛军,就是选择在叛军没攻打过来之前就弃城逃跑。即便是在太原地区传出安禄山造反的奏报时,唐玄宗仍然认为这是那些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从没想过安禄山会起兵造反,直到安禄山快要打到长安的时候,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猛液有重兵。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率藩、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
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
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其子安枝物物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安庆绪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
次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干元二年(759)杀安庆绪于范阳,自称燕蚂稿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
上元二年(761),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租晌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野型茄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颂察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过
禄山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军抵抗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长安失守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察哪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禄山被杀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茄判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败纳码,溃归范阳史思明。
思明复叛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 唐廷对史思明不放心,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思明称帝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涉及重点人物
*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 许远 张巡 颜杲卿 鲁灵 张介然
(也可以说和杨贵妃有关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