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的历史名人故事简单概括?
1.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在韩国做过宰相。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灭,张良对此怀恨在心,决定要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的一天,张良与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结果,大力士抛出了一个60公斤重的铁锤,却误中了副车,行刺未能成功。
张良逃走后,躲到了下邳,下邳城北有一条沂水。有一天,张良从沂水桥上经过,这时,一位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下,然后命令张良把鞋捡起来。张良强忍怒火,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命其为之穿鞋,张良又依言而做,老人赞了一声“孺子可教”,让张良过五天再来。一连三次,张良来得一次比一次早。最后,张良得到了一部珍贵的《太公兵法》,老人告诉精通此书即可为“帝王师”。于是张良苦读这本书,得以精通兵法。后来,他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
2.古代着名科学家张衡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他是东汉着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四愁诗》、《归田赋》等,天文学着作有《灵宪》。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他又用青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地动仪的形状就像一个大酒樽,直径八尺。仪器的周围镶着八条龙,龙头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每个龙嘴里都含着一颗铜球,每个龙头下方又铸了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对准龙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头就会把铜球吐出,落到蛤蟆的嘴里。公元138年的一天,西面龙嘴里的铜球落入蛤蟆口中,表示西边发生了地震。因为洛阳毫无震动之感,所以大家议论纷纷,对此不大相信。几天后,甘肃来了报告,说那里的确发生了地震。
3.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
张姓渊源与历史名人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张居正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主政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沿海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抄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着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4.“中兴四杰”之一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他是晚清洋务派的后期首领。1863年,他考中进士。此后,他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声名鹊起。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对于法军的进攻,他坚决主张抵抗,并在两广积极加强备战。开战之初,清军在中越边境连吃败仗,形势危急。张之洞于是奏请朝廷起用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将冯子材,开赴镇南关。1885年2月,在张之洞的大力支持下,冯子材取得了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一举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在湖北大力兴办洋务,成就卓着。1891年,经过张之洞的不懈努力,亚洲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炼铁厂破土动工。1898年,他发表了《劝学篇》,力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不愧为一代中兴名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