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少年事迹 400字数
一、最美少年事迹 400字数
他是大山中的孩子,五岁时父亲在外打工遭遇车祸永别了人世,随后母亲带着孩子改嫁到了乔家,养父也受伤导致残疾。他每天步行七八里的山路去读书,放学后驼水、喂牲口、农活他样样抢着干。他说:“男子汉就要顶天立地,有我在,这个家就会越来越好”。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同龄人不敢想象的生活重担,同时也演绎着坚强的生命故事。

很小的时候她就是个的懂事的孩子,会洗衣服、鞋子、做一些简单的饮食等。9岁那年,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从此,她便同妈妈一同扛起了这个家。因为她觉得替爸爸照顾弟弟妹妹是一个做姐姐的责任。没有父亲的日子生活虽然艰难,但她总是用笑容面对家人,微笑着面对生活。
二、少年鲁迅的小故事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三、儿童故事《足球比赛》
a686964616fe58685e5aeb您说的《足球比赛》的儿童故事,是不是指的《超级足球队》。部分故事原文如下:
五(2)班的足球队又输了,大奇恼火得不得了——这已经是第100次输球了!最可气的是五(1)班的那个鲁熊,平时胖墩墩、窝窝囊囊的,可是一穿上10号球衣,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在球场上所向披靡。大奇和大胖两个人去堵截,都被他撞翻在地!
“大家都说,穿10号球衣的人是全队的球星。”大奇想,“没准儿神奇的不是鲁熊,而是10号球衣。只要穿上10号球衣,狗熊也能变球星!”
下一场比赛,大奇他们队十一个队员全都穿上了10号球衣,连守门员也不例外!五(1)班宽宏大量,先让大奇他们班开球。10号守门员用力一踢,只见那球画了一个大香蕉弧线,“嗵”的一声就钻进了对方球门!对方的1号守门员正在抠鼻孔,吃惊得都忘了把手指头从鼻孔里抽出来!
“运气好而已。”五(1)班的鲁熊撇嘴,“瞧我的!”
鲁熊带球突破。他的球技虽然不错,但他忘了,对方是十一个超级球星呀!鲁熊好不容易带球绕过大胖,大奇斜刺里杀出来,把球轻而易举地抢走了!大奇和大胖来了个双人配合,“嗵”的一声又进一球!
......(未完,若需要全文,请留言)
四、中华少年勤学故事?
刻苦钻研的鲁班/2
孔子韦编三绝/4
悬梁刺股的故事/6
负薪勤读书/8
真才实学的兄宽/10
承宫牧猪苦学/1 2
书铺站读心志高/1 4
凿壁偷光的故事/16
编蒲抄书勤学习/18
浪子回头金不换/20
华佗拜师学医术/22
高凤看麦/24
“女学生”邓绥/26
断织劝学/28
钟会循序渐进/30
喂鸡求学的诸葛亮/32
囊萤映雪/34
葛洪抄书/36
王羲之吃墨/38
追根究底好学不倦/40
孙盛论学忘餐/42
刘峻燎麻烧发/44
求学质衣吃苦耐劳/46
牛角挂书勤发愤/48
徐旷夜读/50
铁杵磨成针/52
白居易作诗/54
专心致志推敲诗句/56
一字之师/58
深山画虎不畏惧/60
喻皓勤奋学建筑/62
《梦溪笔谈》/64
欧阳修画荻练字/66
岳飞沙中练字/68
陆游的“书巢”/70
耳聋的医生/72
冒雪访师求学问/74
佛殿里的读书声/76
黄道婆流浪学纺织/78
写在树叶上的书/80
唐伯虎画窗/82
柳敬亭学说书/84
读破天下书/86
笨鸟先飞/88
别树一帜的“板桥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