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像”“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一样有故事来由的五个成语
一、写出“像”“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一样有故事来由的五个成语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守株待兔,以之之茅攻之之盾,解语花。
二、与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有哪些?
主要人物:王羲之
其他人物:晋帝、张怀瑶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这个成语来源于唐.张怀瑶《书断》: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三、有关民间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一. 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内曰“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该故事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二. 余音绕梁。余音绕梁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即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余音绕梁,今常用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三.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出自应劭《风俗通义·怪神》,其记述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四、3.“穿井得人”这一成语比喻: 你还知道与这一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穿井得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uān jǐng dé rén,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去原有的意思
相近的话:丁公凿井
五、姹紫嫣红和入木三分的近义词是什
姹紫嫣红: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
所以近义词有五彩斑斓 、绚丽多彩、绚丽缤纷、色彩斑斓 、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等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所以近义词有力透纸背、刻画入微、鞭辟入里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