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正文内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梗概(详细的故事内容,600字)

2025-05-17 23:22:53励志名言1

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梗概(详细的故事内容,6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变成盲聋哑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凯勒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着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的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从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凯勒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凯勒从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凯勒重新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激情。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凯勒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后来是介绍了海伦·凯勒的求学生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梗概(详细的故事内容,600字)

二、战胜困难的名人事迹 只需简介(最好不要超过15个字)

海伦.凯勒从小双因一场高烧又聋又盲,在自身努力和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学会了说话并会讲多国语言,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

三、海伦凯勒为什么不结婚

海伦凯勒一生都没有结婚 只是谈过一次恋爱。当她的老师和朋友安妮生病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男老师彼得来代课,帮助她。他们迅速恋爱了。这是1916年的事情。他们甚至想去注册结婚,彼得不让海伦告诉她的家人他们恋爱的事情。但是这件事被海伦的家人发现后,把海伦带回了她的姐姐家,不让她再见彼得。这之后海伦试图私奔,却没有等到彼得来接她。

因此,海伦一生没有结婚。这段记忆被她称为是“快乐的小岛”。

详细故事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转载

“圣女”海伦·凯勒也曾爱过

2012年05月14日 06:36

来源:江南时报

不少人读过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励志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道她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事迹,然而你可知道,凯勒也像普通女人一样,曾尝过爱情的甜蜜滋味,却受所处时代的局限未能修成正果?

美国作家罗茜·苏丹偶然发现凯勒的“秘密”,根据这段恋情创作小说《海伦·凯勒的秘密爱情生活》。

惊奇发现

在苏丹脑海中,凯勒是“谜一样”的人物,是一心照顾别人、没有七情六欲的“圣女”,甚至不是女人。所以,当苏丹几年前从一本传记中读到凯勒曾有一段恋情,她惊讶不已。

传记用不多篇幅,大约6页,讲述凯勒30多岁时爱上一名男子,悄悄订婚,甚至试图冲破老师和家人的阻挠与那人私奔,但最终不了了之。

“什么?海伦·凯勒有过一段恋情?”苏丹合上书,脑子里仍在想着这个“发现”。

苏丹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随后决定以凯勒的恋情为主题写一本小说,用想象力写出凯勒本人无法讲出或不愿讲出的爱情故事。

遇到真爱

苏丹在调研中了解到,凯勒从小相对而言更喜欢接触男性。小时候,如果家里来男宾,她就会问对方“我好看吗?”

凯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镇,快两岁时因患猩红热失去视力和听力,后来在老师沙利文帮助下,学会读书和说话。

1916年,凯勒已成名人,为凯勒付出大量心血的沙利文老师却病倒了。已经与沙利文分居的丈夫派时年29岁的《波士顿先驱报》记者彼得·费根接替沙利文,给凯勒当助手。

费根不久就学会“手指语”,用手指把信件、报纸文章、书的内容写在凯勒的手掌上。两人在密切接触中渐生情愫。费根欣赏凯勒对事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费根的爱让凯勒感觉生命揭开新篇章。

时代局限

那时候,包括沙利文和凯勒的家人在内,人们普遍认为残疾人不应该结婚,甚至不应该有浪漫的念头。

凯勒在纽约市上学以及后来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求学期间,当其他女生外出约会时,她就留在房间里学习或与沙利文聊天。凯勒偷偷看爱情小说,但只要沙利文发现,就会阻止凯勒。

那时候,凯勒的家人总是尽量避免让凯勒与异性单独相处。一次,拉德克利夫学院派一名帅气的年轻男子单独给凯勒监考。后在凯勒母亲的要求下,学院安排其他人监考。

苏丹在《赫芬顿邮报》上介绍小说创作过程时写道:“海伦·凯勒陷于对家庭的忠诚和对爱情的渴望中……她战胜身体缺陷的成功和她的巨大名气使她受制于圣洁的形象。虽然她可以为平等、为其他人的权利大声疾呼……却得不到她为别人争取到的权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lzmy/16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