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创业 > 正文内容

俞敏洪创业励志故事(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简短)

2023-04-06 11:09:33励志创业1

俞敏洪创业励志故事?

有一次,俞敏洪在黄河边,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子的水。黄河的水特别浑浊,简直不忍卒睹。他就将水放在路边,耐心地安静地等待。一个小时之后,俞敏洪惊讶地发现,那瓶浑浊的水变成了两部分,四分之三的水变清澈了,只有四分之一是沉淀下来的泥沙。

俞敏洪创业励志故事(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简短)

俞敏洪是这样诠释的:假如我们把这瓶水清澈的部分比喻成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而将那些浑浊的、沉淀的泥沙x比喻成我们的痛苦。当你摇晃一下以后,你的生命中整个充满的就是浑浊,是弥散不尽的痛苦和烦恼。但是当你把心静下来以后,尽管泥沙总的分量一点都没有减少,但是它沉淀下来了,就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当一个人的心沉静下来,不瞎搅和,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

俞敏洪创业失败故事?

成立新东方,北大湖强吻表白女同学。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30字?

若问起俞敏洪最喜欢什么?电线杆一定是其中的答案之一。当年新东方刚刚创建的时候,为了宣传,他常常在电线杆上贴招生广告,结果是被居委会大妈一个个抠掉。发现这个是不正当的渠道后,俞敏洪就带人去把自己贴的广告抠掉,居委会大妈看这个人挺实在,还帮着他们将广告贴到广告栏里。

  1993年的时候,俞敏洪的学生越来越多,结果其他的英语陪训机构的学生开始减少。每到他在广告栏贴广告的时候,总有人在旁边等着撕新东方的广告,有一次甚至用刀将一名员工捅进了医院。俞敏洪只能去求助警察。当时大概来了六七位警察,他也不知道该讲什么,只有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半小时不到,一斤多五粮液就喝了进去。结果,俞敏洪被送到了医院,差一点儿就没命了。一位警察在病房里和他说,只要他不做违法的事情,在海淀区,新东方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是拿命换来的。)俞敏洪说。在民警与教育局的协调下,新东方终于在广告栏上有了自己的一快地方,还是最下面的不起眼的角落。

  后来,俞敏洪开始做免费讲座,因为这种宣传方式与别人无法模仿,也不能阻绕。第一次讲座,他预计能来50人,就租了一个小学教室,结果来了500人。没办法,俞敏洪只能把学生叫到操场上,在黑暗中给学生讲了一个多小时。一段时间后,北京图书馆的那次讲座让俞敏洪难以忘怀。1993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俞敏洪租了北京图书馆的报告厅,结果拉了4000人。1200人进场后,外面的两千多名学生很愤怒,又是推门,又砸玻璃。整个紫竹院的几十个警察全部出动维持秩序,学生仍然不买帐,把警察推开继续推门。

  在礼堂里面的俞敏洪决定亲自出去平息学生们的怒气,警察说你出来学生就会把你撕碎了。俞敏洪还是走出大门,里面交给同事代讲。他站在一个大垃圾桶上,只穿了一件衬衫,说大家安静一下,俞敏洪在外面讲了一个半小时,原本很愤怒的学生也被他的演讲吸引,有的学生把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他穿。讲完后,派出所就把俞敏洪带走了,罪名是~(扰乱公共秩序)。

  新东方简直就是俞敏洪用生命换来的。从他的成功故事我们知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俞敏洪高中故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第二年5月份,因邻村一个女孩高中退学回家,俞敏洪在母亲的帮助下进入高中读书,由于在家耽误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我进入高中的时候,高一马上就结束了,而当时高中一共就两年,所以,俞敏洪实际上只读了一年高中。进入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落在班里其他同学的后面。读了一年后,老师要求大家全部参加高考,因为自己对于学习的热爱,所以尽管只读了一年高中,俞敏洪也就和大家一起报名参加高考。

  俞敏洪三次高考

  第一次:复习了10个月作用的高中课程之后,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第二次: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第三次: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

  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

  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填志愿的时候,老师对俞敏洪说,如果你想上北大,语文一定要及格,不然北大不会要你,但俞敏洪的语文是58分。俞敏洪不敢下笔填北大,还是老师帮他填的志愿。

  8月底,俞敏洪的同学们几乎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却什么也没收到。按常规,北大是第一个发录取通知的,老师就说俞敏洪大概没戏了。这时候,俞敏洪真的特别难受。有一天俞敏洪和妈妈在地里种菜,大队的人找到俞敏洪说县里有电话来。

  俞敏洪急忙跑过去,县教育局长对俞敏洪说你的录取通知下来了。俞敏洪问他是哪个学校,他故意说自己不知道。俞敏洪拿到通知书一看是北京大学,当时就乐疯了,和两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像范进中举一样跑到马路中间又蹦又跳,连大卡车都停下来了。

  俞敏洪北大经历:

  俞敏洪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他说。因此,孤独、耐心、坚韧……所有磨练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在北大的四年里,俞敏洪把每天的时间都放在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一些我能读懂的自然科学著作上。四年毕业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书,英语书反而成了其次的东西。所以俞敏洪在北大的四年,英语学得非常糟糕。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

  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外语系教师。大学毕业时,俞敏洪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俞敏洪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同学,但是俞敏洪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在任教期间,俞敏洪第一次爱情邂逅了爱情,据其本人回忆,那是1986年3月26日的晚上9点,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那时是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岭。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这些幸运和不幸,都在北大降临于他。但俞敏洪并没有就此消沉,也没有逆来顺受,而是毅然选择离开。这就是北大精神,这就是北大精神造就的“叛逆”。

  俞敏洪创业的痛苦:

  第一个痛苦是自己两次遭遇绑架,险些被撕票;

  第二个痛苦是自己在没有成功之前,天天遭受着悍妻的折磨;

  第三个痛苦是遭遇了不讲情理的学校领导,最终愤然辞职,忍受着失业的痛苦;

  第四个痛苦是请来了王强、徐小平这两个老哥们,不曾料想权力日渐被架空,真是“引狼入室”;

  第五个痛苦是领导着一个只会谈论尼采哲学、动辄大喊大叫的董事会,活活吓跑了拎着几千万现金想来投资的养猪老板,痛失一笔庞大的资金;

  第六个痛苦是十分后悔将新东方上市,但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俞敏洪创业缘起;

  俞敏洪妻子的唠叨:据英国《金融时报》,俞敏洪把他弃教从商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他以自己那种特有的坦白说道:“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者。”于是俞敏洪奋起迎接挑战,创建了新方学校,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公司,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它学习中心。在一个财政年度,有100多万学生入学,将新东方的收入推高了36%,达到逾10亿元人民币(合1.36亿美元)。[1]

  未获美国大学奖学金:俞敏洪也表示,之所以创办新东方,也是由于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到足够的钱让自己去美国留学,俞敏洪干起了业余语言家教,同时还在北京大学教授英语。最终,他放弃了这种两班倒的工作方式,因为他意识到,要花5年多才能筹到去美国的学费。

  俞敏洪创业经过:

  在好不容易疏通关系,获得了一张开办私人学校的许可证后,1993年11月,他在北京的首家新东方学校向13名学生敞开了大门。

  此举最终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国。但他目的地是纽约证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学。自从在纽约证交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以来,新东方的市值已升至逾20亿美元。经过配售后,俞敏洪现持有新东方25%的股权,同时通过其它员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着投票控制权。

  坐拥约2亿美元的资金,俞敏洪决心在全国各地开办更多学校,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语言培训以外,新东方很快将增设数学课程。他希望提高新东方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语言培训业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较为割裂,新东方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5%。

  俞敏洪接掌民办大学:

  020xx年10月9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正式向外界公布,已接手一所民办大学耿丹学院,并担任理事长。俞敏洪早在20xx年就已成为耿丹学院理事会成员。20xx年8月6日上午,耿丹学院召开理事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耿丹学院理事会,全体理事一致推选俞敏洪理事担任理事长。

俞敏洪三人创业故事?

90年代下半叶,俞敏洪为把新东方做大做强,想到大学时的两个偶像,王强和徐小平。当时徐小平在加拿大,读完音乐硕士就失业,各处打零工,洗盘子送外卖,求生存,没发展。

他自己形容:除了生了两个孩子,一事无成。

俞敏洪带了一万美金,邀请徐小平一起回国干。徐小平听说新东方已收入千万,心动不已,立即行动,卷铺盖回国。

俞敏洪找完了徐小平,又去美国找王强。出发前,特意穿了一件重金买的皮夹克,两个大方口袋,上面是翻毛。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及其启示?

下面是根据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在长江MBA十周年庆祝论坛上的演讲整理的三个启示:

1、第一个启示:用10%的代持股份,吸引来了新东方的第二代管理者

(即预留股东期权池,期权池的比例股加加推荐是是10%~15%)

在分股份的时候,我被分到55%。我当时多了一个心眼,比较大度拿出10%作为我代持股份,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新东方必须要有后来人,要有新的管理者进来才行,这个股份就是为新的股份留的。这10%留下相当于1000万股,新东方上市按照1亿股上市的,这1000万股最后出来以后,最后真的是吸引到了新东方第二代管理者。

2、第二个启示:合理的股份增发机制,让干得多的人权利不断增加

“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

在上市的时候,我们分50万股、100万股,甚至10万股就可以招到非常好的管理者,现在整个新东方第二个管理梯队,几乎都是那1000万股招进来的。后来我们设计了一整套对于再后来上市的管理者的发展空间,再上市就比较好办了,为什么?每年都有期权,我每年申请期权,发给能干的人,谁干的多,就发给谁,这些人就不断地能拿到新东方的股权。

3、第三个启示: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如果一开始就用王强、徐小平就没戏,这个学校做不起来,我用我的农民亲戚兄弟帮我把学校做起来,然后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安置,让他们走了,然后用留学生慢慢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结构。所以,新东方现在内部没有任何家族成员的,只要有血亲关系三级管理干部以上被发现的连干部一起开除。这里要有一个转型,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发展来做你自己的事情。

俞敏洪创业团队?

新东方三个创始人分别是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

俞敏洪1993年11月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并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1996年,徐小平和王强相继回国,参与新东方的创建和建设,2001年,徐小平因管理理念不同而离开新东方;2002年,徐小平被俞敏洪邀请回到董事会。2006年,徐小平第二次离开新东方,成立了真格基金,并开始进行天使投资。王强也从新东方管理层淡出,成为了真格基金的合伙人,但他们仍然是新东方的股东。

俞敏洪创业原因?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俞敏洪早期励志演讲?

《把平凡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的励志演讲稿

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早安,我是一明演说品牌创始人一明。一明演说让你有话说!

非常感恩老朋友一路的陪伴,也非常地欢迎新朋友的加入,如果您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演讲,那您一定要从第一集开始听起,因为一名演说名人经典演讲30讲顾名思义有30讲,您一定要系统地把它听完。我相信您听了30讲之后,您一定对演讲有一个不同维度的理解,不去观世界,哪来世界观,让我用演讲带你一起观世界。

今天给各位带来的这篇经典演讲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的一篇经典演讲,是他在北京大学发表的励志演讲,在2015年的1月题目叫做《把平凡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以下是正文部分: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一种动物就是蜗牛,一点点爬上去的。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蜗牛所看到的世界、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俞敏洪励志四本?

俞敏洪推荐的励志四本书:

1、《我们这个时代的怕与爱》,一本采访录

侏儒横行的时代,出不了巨人。

2、《刻意修炼》作者:安德斯.埃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

人生需要练习,更需要内省和领悟

3、《聆听父亲》,作者:张大春

读懂自己的基因密码

4、《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作者:耿帅

人生走到最后,常常是不可回头的无奈

俞敏洪背景故事?

1962年,俞敏洪出生于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甚至比起当时的大部分农村家庭,他的家境还要更差一点。父亲是一名老实本分的木匠,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两个人一辈子没有读过什么书,更是不识的几个大字。而俞敏洪家中也不仅仅只有他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在外学了些医术,在家中做赤脚医生。

也正是因为姐姐的缘故,俞敏洪没有能够得到读高中的机会:当时的政策非常严苛,一个家庭中只能有一个高中生,这个机会让给了姐姐,俞敏洪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虽然政策方面有硬性规定,但是俞敏洪非常不甘心。他并不像当时村子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想着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再去娶上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便也算过好了此生。俞敏洪的愿望是走出这个小村庄。

不能读高中,但是俞敏洪依然想要参加高考。当时他刚刚初中毕业,觉得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就打算全力一试,为了这场考试,这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几乎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他拼了命的复习高中的知识,看起书来就像春蚕吞噬桑叶一般疯狂。当时就连父母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放弃,但是俞敏洪自己有一股倔脾气,就是不愿意说一个“不”字。

1978年,俞敏洪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进入高考的考场,这里的一切对于这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来说都是无比新奇的。他快速的填完了卷子交给监考老师,虽然成绩还没出,但是俞敏洪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果不其然,他落榜了,因为他英语的单科成绩,简直少得可怜。

落榜就落榜,回家种田吧。

父母这样告诉他。但是俞敏洪却不信命,他偏不遵从父母的安排,要自己再次备战高考。英语是他最大的弱项,为了能够克服这个难关,他几乎天天都拿着英语书翻来覆去的看,一本词典放在枕头边上,被他翻得破烂不堪,俞敏洪却非常坚定。

第二次参加高考时,他还是落榜了。

但是俞敏洪不难过,因为这一次他的英语成绩已经比上一次好上很多。

俞敏洪第三次走进高考的考场时,已经是1980年,这一次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以英语93分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颠覆了父母的想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lzcy/4585.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