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创业 > 正文内容

李逵负荆读后感500?

2023-07-08 15:20:07励志创业1

剧中的李逵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形象,他是非分明,爱憎强烈,忠于梁山的正义事业,为人坦诚豪爽而又天真鲁莽。作者用了较细致的笔法从不同侧面来描写这个莽撞汉子,使这个形象显得丰满生动。如一开始李逵听了王林的哭诉,又见到所谓“证据”,便怒不可遏,回到山寨不由分说便拔斧砍旗,又与宋江以脑袋为赌,立下军令状,显示他嫉恶如仇、火爆而不顾后果的个性;在下山对质的过程中,他因先入为主的。成见,对宋江和鲁智深的一举一动都表示怀疑,好像很精明,却在这种“精明”中愈发显出他的憨直与鲁莽,让人忍俊不禁;真—相大白后,他懊悔起来,于是装糊涂耍无赖,以保住自己的脑袋;最终抓住了歹徒,他又得意起来,自诩为宋江、鲁智深洗刷了坏名声。戏剧中性格鲁莽的人物最容易写得简单化,《李逵负荆》却避免了这样的毛玻鲁智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粗中有细。就拿鲁智深救助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李逵负荆读后感500?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两个时辰等于4个小时,平时我们等公共汽车,5分钟都心烦气躁,而这个脾气火爆的鲁智深,却能稳坐台山一般,这份耐心却是值得赞佩。再说,鲁智深打了镇关西3拳之后,发现镇关西出得气多,入得气少的时候,采用的脱身之计更是绝妙,一句:“你这厮装死,懒得与你计较”,便顺理成章的逃离了案发现场。

其应变之快,让人赞叹。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暴打不平的次数最多,而且他每次都送佛送到西天,从没有考虑不周,而留下祸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鲁智深是水浒中的第一好汉。而且,几乎说有的《水浒》的评论家,都给了鲁智深极高的评价。比如,金圣叹曾经说过“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一般来说,鲁莽的人武功总不会达到至高境界,而李逵的武功更是不入流。但李逵和排名第97的李云、排名98焦挺交过手,结果是一平一负。在梁山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李逵就没有单条赢过有名有姓的敌人。可见李逵武功确实不怎么样。李逵的鲁莽,还体现在他对宋江的盲目服从上,李逵在梁山的实际工作其实是宋江的贴身保镖。他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对于宋江的话,李逵几乎言听计从。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逵混得了一个不错的.排名,第22位。

李逵负荆的读后感2

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不是神化的孙悟空,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中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进的。但在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们是否被处处是规条条是律的社会磨光了个人主体思想的棱角,在其中个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吗?我对李逵的赞扬,并非赞颂他处处违规犯律,而是欣赏他在严酷的社会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处的激进思想,他没有成为时代的奴隶,没有套上社会的枷锁,他要反抗时代的不平,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可现在的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无拘无束似乎被条条框框束缚了,被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消磨。社会的文明,人的精神与思想理应进入更为人性化的深层境界。人的社会不能没有规定、条例,人们理应遵守,但人们本应在叱咤千里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却没想到反让古人当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与自由的思想精神永远都昭示着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与思想决不可消沉、低迷与戴上世俗的枷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lzcy/3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