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善良作文300字
一、我的妈妈善良作文300字
我的妈妈很善良,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长长的头发,樱桃小嘴,弯弯的眉毛美丽极了。
不记的是哪一天了。我放学刚到家,就隐约听到几声猫叫。这时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说:“宝贝,你回来了。”边说边把削好的苹果放到桌子上。我说:“妈妈,我怎么听到有猫叫声?”“到你屋看看,你就知道了。”妈妈神秘的说。我刚打开卧室门,就看到一的很小的盒子里放了一些棉花,棉花上面躺着一只很小的猫。我突然叫到:“妈妈,这怎么会有一只猫呢?”“这是我在路上拣的…”
哦,原来是妈妈下班时在路上拣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妈妈下班时,在路边发现了一个盒子,盒子上面有许多小洞,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躺着一只小猫…所以妈妈就把它带回来了。
我看着这只雪白的小猫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只小猫雪白雪白的,我们就叫它‘小雪花’吧!”晚上,我和妈妈帮它整理小“床”,给它喂奶粉…
我和妈妈一起照顾小猫,看着小猫一天天长大,我和妈妈都笑了。
你们觉得我的妈妈是不是一个有善心,有爱心的人呢?
二、以“善良”为话题的作文
原始時代,人們已懂得愛美。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搏鬥之餘,他們把獸骨穿起來掛在脖子上,以增添美的情調。現在,人們不僅追求外表的美,更注重的是內心世界道德情操的美。
托爾斯泰說過,人不是美麗才可愛,而是可愛才美麗。那麼甚麼是最美麗?甚麼是最可愛呢?
前陣子,內地有位青春亮麗如花似玉的姑娘,鄰居失火,她為救屋內的人,奮不顧身進入火場,結果救了別人,自己卻被火燒成下身癱瘓,形如骷髏。看了叫人心寒顫慄,哀傷難過。肉體上精神上的痛苦叫她生不如死。但她沒有死,頑強地活下去,並且醉心於文學,在報章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取得一定的成績。此事傳去後,全國各地的男士寫信向她求愛者達數百人。有的甚至千里迢迢親自上門提親,希望與她共渡餘生。
這是為甚麼呢?
人的心靈美不同於體貌美。人生得漂亮或許能取悅別人於一時,但未必能取悅人於一世。生得美麗與醜可以說是自然形態A有局限性,會隨時間環境的變化美的容顏會逐漸消失。人想永留青春容顏只能是空想。因此,心靈美才是人的本質美。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也說過,人的美在於他本身,在於他的心靈。倘若你沒有內心世界的美,那麼我們就討厭你漂亮的外表。這就如我們看見一個外表美麗的女士與老婆婆在巴士上爭位坐一樣。我們會討厭那個女士。毒蛇外表的顏色通常都是鮮艷美麗的,但有誰喜歡它呢。因為它的內在不美啊。
人有別於動物,人是精神的存在物,社會的存在物。
凡是善的必然是美。美是人性的基礎,是對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事物的愛心。若我們看到一個小孩掉進河裡而無動於衷,不想法營救。這樣一個沒有人性的人怎麼能有人的美呢?
擁有善良的心的人在行為中會煥發出美的光彩。魯迅的《一件小事》中,那個人力車夫的車子拖倒了一個老婦人,他立即停下來,扶起她,問她怎樣?然後再送她到警局,他的風度令魯迅慚愧不已。
凡是假的惡的必然是醜的。
蘇菲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師父去旅行,他和門徒們來到一家客店過夜。客店的老板說他有兩個妻子,一個很美,另一個很醜。但那老板愛那個醜的而不愛那個美的。怎麼回事?師父問。這是甚麼原因呢?那個老板說:那個美的太意識到她美了,這使她變得很醜 ,……而另一個太意識到她的醜了,這使她變得很美。那個美的一直在想她是美的。她變得驕傲變得虛假變得可惡變得醜陋。
心靈美是鑽石是透明的水晶是永不凋謝的花朵。
心靈美是真善美和諧的統一。
心靈美決定行為美。因為人的行為受思想支配的。自私自利貪欲妒忌滿口粗言穢語,這正是低等人格沒文化修養的人的卑劣表現,是非常醜陋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你睜大雙眼在尋求美的一切的時候,請相信那些使人幸福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為追求真理捨身的人,他們的心靈是最美好的。
前幾天在朋友家裡見以下幾句心愛的絮語,頗為喜愛,記在心頭。
才華美,美在智慧;服飾美,美在和諧;氣質美,美在精神;
風度美,美在志氣;環境美,美在雅潔;自然美,美在靈秀;
理想美,美在憧憬;品德美,美在人格;心靈美,美在行為。
三、求以 说善 为题的作文
羊年说善,意在借得天时之利。
善,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东西。
善,是人类最应该珍重的品德。
在华夏,传统文化最为尊祟的是“善”;做人追求以“善良”为本,“大善人”是人们心中的楷模和偶像。
为“善”之道,在我国有一些最为基本的准则:处事之道,强调应心存善念,一心向善;待人之道,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修身之道,首在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而当你倘若身处庙堂之上时,则更应该“兼善天下”。
在外国,人们同样认为善良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珍宝。雨果就说过:“善良的人,几乎优於伟大的人。”
以下两则国外的小故事,充分说明了外国人对善良的理解和对善良是多麽地看重:
其一:
一场暴风骤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搁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起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专注地一条一条地捡著。这时,一位老人恰好路过海滩。他对小孩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啊!”小男孩一边继续专注地捡著,一边回答:“至少我送归大海的,它们又得到了性命!”老人顿时为之语塞。
其二:
在巴西的丛林中,一位猎人射到了一只猎豹。子弹划破了雌豹的腹部,肠子都流了出来。这时,猎人看到肠子已流出身躯的母豹,艰难地向前爬著,挂泪的双眼露出哀求的目光,半个小时后,母豹终於爬到了两只幼豹跟前,喂了最后一顿奶后才咽了气。看到这一幕,猎人含泪折断了猎枪,埋葬了母豹,抱著两只幼豹走出了丛林。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圣洁的善良具有巨大的心灵震憾力,它可以让世故在它面前无语,甚至可以使猎人放下以之谋生的猎枪。
可以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马克*吐温说,这种语言可以使盲人“看到”,聋人“听到”。
以善良为伴,与善良同行,能开启你的智慧,高尚你的情操,纯洁你的灵魂,广阔你的胸怀。以善良为本、拥有善良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胸怀宽阔、心底坦荡、身心快活的人。拥有一个善良的朋友,就是拥有了一份人世间最为珍贵的幸福。
一个人可以没有让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贫穷,只要你拥有善良,秉操善行,你就会浑身焕发出迷人的辉光!
让你,让我,让他,时时告诫自己: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吧!诚如此,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多一份轻松和幸福,人世间就会多一份美好和希望。
关於“善”,我总觉得还有几句话想说。
什麽叫做善呢?
只要是利他的,就即是善吧!我想这应该不会有错。
仁慈是善,博爱是善,同情、怜悯乃至宽容,同样都是善。
这个世界上,什麽都有可能过剩,什麽都有可能因为太多了反而不好。有所谓“物极必反”之说嘛!
举个最愚笨又最简单的例子:人是不能不吃饭的,但饭吃得太多了,也可以撑死人;无论什麽美味佳肴,一太过量,你就不会感到是享受,反而感觉到是在找罪受哩!不是吗?我还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人若是水喝多了,就会容易导致发生水中毒。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善”,永远也不会嫌多,无论怎麽样也不会过份。
在人的生命中,自己是怎样的,其实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有人欣赏你,珍视你,接受你,关怀你,无条件地爱你。
而唯有“善心”常驻的人,才会有可能是这样的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那麽,你和我,我们自己,又为什麽不能成为这样的别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呢?!
其实,以善待人,也是即以善待己。
珍爱他人,才是真正地珍爱自己!
只要你细心地去观察,去体味,举凡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从中看到这一点,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儒家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难怪和尚总是口中念念有词“善哉善哉!”看来,“善”在中国,有着极深的渊源,得到各家各派的推崇。
那么,善是什么?
刘备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中,有些人却以善小而不为,实可叹可悲也!
小善积而成大善。小善尚且不为,何来大善之心?
常见街头乞讨之人,行迹可怜。路人视而不见,更或露厌恶之色,避而远之。呜呼!一枚小钱似穿肋骨之间,舍之痛彻心肺乎?
辞典里的解释善即善良,良好,显然是对完美的追求。用善组词,多达50余个,诸如善心、善举、善事、善意、善士、善言、善报、善始善终、善善从长等。
歌德说:“一个生命之树深广的人,必定是灵魂根系很深的人。”历史上的那些与善背道而驰之徒,如和坤,如秦桧,如袁世凯,疯狂的贪欲占据了他们的内心,他们为了权力、财富,不惜侵吞国库,谄害贤臣,丧权辱国,最终留下千古骂名。佛语言:心存善念。如果与善背道而驰,便放弃了给生命发芽的机会,让灵魂黯然失色。
“持灯女神”南丁格尔,却用行动阐述了另一种善。她出身在一个显贵的家庭,却会为了帮助别人而抛弃无忧无虑的生活去选择从事当时地位十分低贱的护士这样一个职业。通过她的努力,前线的死亡率由40%降到2%!在多少个风雨之夜,那些在呻吟的士兵只要一看到南丁格尔手提灯的亮光,就像看到了慈善的天使,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她所到之处,伤兵们甚至会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我为此深深地震撼着,也为这种伟大的善而感动着、感化着。
善是以人关爱,如同爱惜自己一般;善是尊重生命,别人的和自己的同样神圣;善是善待自己,宽以待人,人际融洽和谐;善是事无巨细,虽有轻重缓急,却都真情对待;善是不事糟蹋,不论是劳动换取的还是天地恩赐的;善是时有感念,滴水之恩,念及涌泉相报~~~
当时代的列车驶入了商品社会,当闻所未闻的“新鲜”充斥眼前,当物质施舍已经不需要再费思量,善,又是什么?
现代的人们都害怕行善,那是因为有多少人在我们付出善的同时狠狠地刺痛了我们的初衷,以为我们有什么企图。
亦或是我们无意间助纣为虐,事后我们是后悔?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不再帮助行善?
我们应该要懂得,善不等于对恶人的无限的纵容,对诬谄之人哑口不言,对行凶之人视而不见。善表现为理性的博爱,对正义与真理的奋力争取。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时,善与恶的变化往往也在一念之间。我们的社会,善是主流。万万不能因为我们的善良而让恶念滋长,那样的话,我们身边的恶人恶行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污浊。
是的,真正的善是理性的、智慧的。行善的同时避免恶的滋长,扬善与惩恶并行,我们生活的天地就会更加纯净。
余尝施者也微,然心内和乐,舍之一而得乎者众——喜则喜矣,乐也乐矣,福亦福矣,善乎行得意于心,何乐而不为?
善不在施之多少,在于存乎其心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