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家的故事写得感想,急需!!!!!!!!长一点,不少于450
一、读数学家的故事写得感想,急需!!!!!!!!长一点,不少于450
假期,我在网上找到了数学家的故事,认真的读了起来。数学是一项重要的学科,想把它学习透彻是很不容易的,同时数学又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很崇拜数学家。
故事读完以后,我很受感动。这些数学家没有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却能做出这么让人骄傲的成绩,真是让人佩服啊。苏步青原来并不喜欢数学,在一位数学老师的开导下弃文从理,并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在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还有高斯,有一次,他的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题目是1+2+3+4+5+6……等于几?高斯并没有被难住,他几分钟就做出来了,让老师刮目相看。不过,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数学家祖冲之。是他算出了π等于3.1415926……,从而计算出了圆的面积和周长,发明出了求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这对人类有着很大的贡献。而且他还和他的儿子祖暅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采用的原理是“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深有体会,更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数学才子,也见到了那么多爱国的数学家,我和他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要以这些数学家为榜样,学他们的刻苦好学,更要学他们爱国的精神。我还想对他们说一句话“谢谢你们。”
二、数学书籍的读后感5年级怎么写?450字左右吧
《高斯的正十七边形》读后感
如果问你正十七边形的问题是哪位数学家最先解出来的?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答案,但是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这你就得猜了吧,而且,你猜的答案肯定是:像普通数学家一样,都希望自己能解出千古难题,然后再经过仔细的、不懈的努力研究,最终得出了答案。对不起,你答错了。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位十九岁的学生刚吃完晚饭就开始做导师每天例行给他留的三道作业题,前两道题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做了出来,第三道题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这道题把他难住了——他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竟然对解出这道题没有任何帮助,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思路去解题,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和琢磨,他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解出了这道难题。
当他把作业交给导师时,他很惭愧,因为他觉得自己用的时间太长,辜负了老师的希望。但是当导师看完作业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第三道题导师留错了,这道题其实是一道连阿基米德、牛顿这些人一辈子也都没能解出来的千古难题,这位学生竟然只用一个晚上就做出来了,这位学生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在这件事情发生后,高斯回忆道,如果提前告诉他那是一道千古难题,那么他可能一辈子也解不出来那道题。
高斯解出那道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他并不知道他正在解答一道千古难题,而只是以为在做普普通通的作业。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不清楚困难到底有多大的时候,我们反而更有力量去解决它!那么就是说,有时候真正阻碍我们成功的东西,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困难的恐惧,这种恐惧让我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自然也就在困难面前投降了。阿基米德和牛顿也许就是因此没能解出这道题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恐惧感给克服掉、化解掉,那么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难题会变得容易、很多的困难会迎刃而解。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克服了对困难的恐惧,就意味着拥有了解决困难的信心,那么他的力量就会加倍发挥出来,有时候甚至能获得超能量。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其实也是如此。所谓“真正的很扰人的困难”实际上往往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我们的恐惧感与困难本身一起合伙来困扰你、折磨你的形式罢了,先把恐惧感解决了,再解决困难本身就不会很难了。
朋友,你说对吗?
三、《算得快》的读后感,急需,原创,400字左右,30分悬赏。急!!!
《算得快》读后感
虽然我早已从小学毕业,但今天仍要学习速算。然而,与小学里的计算相比,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理解这样一种数学的思维方法,那就是世界上有很多复杂的事情,并非不可以用更为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和完成。而正是《算得快》这本书,第一次向我展示出这样一个道理。
你们可能会认为,这本书既然讲的是速算,那学时一定很枯燥、很麻烦吧。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担忧,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每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个困难,就会得到无穷的乐趣!静下心来,在本书作者卷首语“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囫囵吞枣。”的话语激励引导下,我细细地品读,慢慢地想……然而从文学的方面来看,《算得快》是故事体裁普及科学知识的。故事铺陈中的人物都有比较鲜明的性格特征,语言活泼、通俗、流畅,读起来非常轻松。
《算得快》是我最早读到的数学科普书。凭心而论,不敢说就是这本书让我走上了喜爱数学之路,因为我在阅读它时,学会的也许只是运算上的技巧;但这的确成为在我眼前打开数学之门的一把钥匙,我相信它对我后来的数学情结和惊人的记忆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让我一开始能够迅速融入的自然是精彩的故事,但在阅读故事的同时,那些精湛的速算方法便被潜移默化地注入到我的脑海:在售货员的故事里我知道了在加法算式里可以有选择地先加某些数,在高斯的故事里我第一次了解到那个从1加到100的主人公原来就是这位数学家(这恐怕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外国数学家),在加工木板的故事里我明白了工程中应该严格遵循设计先于施工的道理,在古代人计算两位数乘法的故事里我惊奇地目睹了阿拉伯人的“铺地锦”和印度人的“交叉乘法”……及至迅速通读完全书,那些速算方法便囫囵吞枣般地被塞进了脑子;但也有很多不明白、不清楚、不准确的地方,于是我独自慢慢捉摸,再读,再学,再算…… 按理说我在读书时对正文后所附的习题往往会有所抵触,但由于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使我居然认真地跟随书中人物一步步寻找速算的方法。
速算的意义,在信息时代里,似乎显不出什么更多的作用。我们拥有众多便捷的计算器,几乎连手每个手机中都有这个功能,因此我们借助各种装置来“照顾”我们的大脑;人们快捷的运算能力和精湛的记忆能力,往往只能勉强与那些由电池供电的装置打个平手……那为什么还要拼命的练习速算呢?其实,就连是计算器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在《高斯的故事》就教了连续数的加法。看到算术题目:1+2+3+4……+97+98+99+100=?我也开始算起来1+2=3,3+3=6……唉!受不了啦!这样一直算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不过,我有秘密武器,哈哈!那就是——计算器。于是,我拿起计算器,天啊!把我的手都按麻了,太麻烦了!哼!我就不信,它还会有怎么快速的方法。可当我认真读完这篇文章后,再也不敢嘲笑它了。它用高商(一个同学)的话告诉我们:1加100得101,2加99得101,一一对号就有50个101,得5050。就这样,一道让我想破了头的题被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这本《算的快》让我明白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你只要懂得了道理,还可以自己创造出许多新方法。所以,我认为数学就像一群小精灵,快乐的生活着,而人们也正在努力的探索,发现更多可爱的数学小精灵!
数学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特点,读完这本《算的快》,我怎么能不喜爱它呢?“快人一步”的数学谁会不爱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