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创业 > 正文内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024-10-26 14:44:50励志创业1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自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就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

年少时,我们总是疲于应付父母的唠叨,指控父母的管教,总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能够脱离家庭束缚,远走高飞。

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发觉父母所有的唠叨中都包含着关心,所有的管教中都透露着不舍。

此时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此时,方知父母不易。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父亲80岁,得了老年痴呆。

有一天麻雀从窗外飞过,他问:“那是什么?”

儿子说:“麻雀。”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麻雀啊。”

没多久父亲又问是什么,儿子恼火了:

“都说了是麻雀,你有完没完!”

父亲听完,默默地坐在轮椅上,不再吭声。

一年后,父亲去世了。

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几十年前的日记:儿子三岁了,窗外飞来一只麻雀,他指着小手问是什么,我说是麻雀。

儿子一直问,我就一直答,儿子问了15次,我回答了15次,儿子真是太可爱了。

看到这里,儿子泪流满面……

父母之爱子,倾尽全力,却舍不得索取分毫。而我们却在最该尽孝的时候,失去了耐心,忘记了自己身处在多么幸福的时光里。

对父母的唠叨多点耐心吧,对父母的关心多点回应吧,就像我们包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父母,多点爱吧!

儿女就像天上的风筝,在广阔中尽兴,在微风中爽朗;父母如同风筝之下的线轴,拼尽全力牵扯,只为成全儿女的一片蓝天。

时光流逝,风筝越飞越高,越来越忙;线轴越转越旧,越来越唠叨。

风筝开始敷衍每一次与线轴的谈话,减少陪伴线轴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线断了。

风筝失了方向,在无尽的天空中四处飘摇,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梦想名利背井离乡,等到与父母永别,才幡然醒悟,尝尽遗憾。

岳云鹏曾在节目中说过: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爸爸去世的时候,自己不在身边。

2013年,岳云鹏跟随德云社在德国演出,师傅郭德纲告诉了他父亲去世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有两个选择,一是买机票回河南老家,二是留下来唱《五环之歌》。

回河南老家,就意味着放弃演出,放弃和师兄弟一起准备了许久的机会,还不一定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显然不现实。

那一晚,他依旧带给了人们无数欢声笑语,也是那一晚,演出结束后的他哭的像个孩子。

人不怕无能为力的遗憾,怕就怕明明自己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事,却偏偏让它成为了不可弥补的遗憾。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见证了我们的出生与长大,我们却要面对父母的衰老与死亡,前者是喜,后者是悲,却又生生世世在轮回。

父母在,我们就像有根的花朵,虽花瓣凋零但根茎壮硕。

父母去,我们只剩无根的躯壳,花枝虽在,内心却已凋落。

说一句老生常谈:“常回家看看!”

和父母聊聊天儿,帮父母干干活儿,哪怕不能时刻相伴,也别总在电话视频中带去温暖。

给父母一个拥抱,让父母感受你的体温,听到你的心跳。别等到有一天,叫一声“爸妈”却再也无人回应,才感受到无尽的悔恨和遗憾。

为人子女,不要相信所谓的来日方长,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要在来得及的时光里,尽情陪伴。

尽孝要趁早,别只喊一句口号,今天就回家陪陪父母吧!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男人,他总是一脸严肃,沉默寡言,有时你还会和他有着这样那样的角辩,但他却担任着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不论是心理还是嘴上,你经常会和他斗,很多次都想逃离他严格的管教,和他抗争到底。

他,就是中国父亲。

马丁对父子的关系进行了描述,说到了中国的很多家庭中,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总是做不好应做到的事情,比如:他们总是不陪伴、不了解、不沟通,最终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发现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缺遗憾终生。

父爱无言,却如山。

风筝断了线,会失去方向;大山也有倒塌填平的时候。

现在还有多少儿女对家里的老人是有耐心的?就像当年父母不厌其烦地抚养我们长大。

我一直因为父亲是环卫工人,觉得丢脸,抬不起头。

那年经过我不懈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本觉得可以离家远远的,但是父亲却激动地和我说,以后他改到我们学校那条路上班了。

我一下没忍住,大声怒斥:你来这里干嘛,还嫌不够丢人吗?然后甩门出去,只留下父亲楞地站在那里。

到了第二天,母亲和我说,让我不要因为这个生气了,父亲又回到原来那条路上班了。

那年的冬天真的很寒冷,我早早来到学校门口时,在不远处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看见我看着他,也发现了我,就迅速地躲了起来。

我好奇,慢慢走过去,竟然发现,这是我的父亲。

他一下子脸就红了,不安地搓着冻得发红的手,结结巴巴地说:我和你妈说了,让他不要告诉你,就说我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每天我早早地来打扫,然后躲起来,就只是想每天看到你努力的样子,但是今天却被你发现了。

一阵冷风吹过来,我猛地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有一个深深爱着自己的父亲,自己却不自知。

平生第一次,我紧紧抱住了他,像电影里那样,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外人,却把最差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大多数孩子都出生在平凡的家庭中,但是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不分贵贱的。

生活都是苦的,父亲的爱是无言的,有时候父亲总是默默地挑起背负一个家庭的重任,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重任,还有对儿女的深切的爱。

要不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当你不在家的时候,他们餐桌上的饭菜有多简单。

你也不会懂得,你说要回家的那一天,他们在背后倒计时了多少次。

你随意的一句未来还很长,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人走茶凉;

你随口提到哪道菜好吃,他们会一次一次地做,直到你提到另外一道菜为止。

不要只习惯接受,还要学会感恩。他们的一生,都在拼命地对儿女好。

古代有个关于孝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这个孝子的父亲很严厉,经常在孩子犯错时,就严厉教导,甚至还会动手打他。

等到他长大了,父亲的教育方式依然没变,有一次打他,他突然大哭起来。父亲很惊讶,这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

然后父亲问他:你为什么哭?

他回答说:以前你打我,我都觉得很痛。

但是我知道,父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

但是今天您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

这表明了父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我能在你身边陪伴你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我心中的悲痛。

父母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大半辈子,白了发,愁了眉,忧了心。

身为人子,更当孝顺父母。

在亲情的世界里,对比起温柔和絮叨的母爱,父亲的爱总是没有那么闪耀的,有时候平衡的爱更能让你成长,所以,不要怀疑,不管是哪种,你要相信你的父母都是爱你的。

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上海交通大学罗俊鹏的获奖作品,短短几句话看哭了无数人:

三岁时,你说让我等你五分钟;

二十三岁时,你却还没回来。

爸,我现在不要马路对面的冰糖葫芦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期。往后余生,不要让陪伴,成为遗憾。

最近一档国内亲子教育类节目《少年说》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

日本综艺“天台告白”,是中学生站在天台向喜欢的人喊话表白,这么操作暖炸了众多老阿姨们皮糙肉厚的心脏。

这一次,中国版“天台告白”是孩子们站上台向父母喊话,结果也炸了,炸开了中国父母亲子关系的现状——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陌生人”,最后“坑”了孩子的都是亲爹妈。孩子们的喊话,真实反映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叫袁璟颐的女孩站上台“吐槽”亲妈。

妈妈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过她。与她的日常对话永远围绕着“别人家的孩子”展开。她与妈妈对话中,出镜率最高的,是自己的闺蜜学霸。

她永远被亲妈放置在天平上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学年排名等等作为唯一指标被衡量比较。

考试没考好,就被揪着落后学科不放;可自己的优点、强项却从来被无视,没有鼓励和赞赏。

台下的亲妈听到后,给予的回应是,不鼓励是为了更好激励,怕表扬会让她轻飘飘。

女儿的每一次声讨,迎来的都是母亲更强势的回应——义正言辞列举孩子的缺点,证明“我是非常客观的(要反思的是你)”

尽管后来退一步指出女儿身上也有优点,但台上的女儿并不买账。反而是身边的学霸闺蜜谈及袁璟颐给人的印象,让她瞬间泪崩——“袁璟颐用自己的一份热情,感染了我们班所有的同学”,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和被看到。

而在妈妈眼中,女儿的善良、热情、带给别人的感染力,在成绩单面前,统统成为隐形的存在。亲妈的分析到后面几乎变成了讥讽,袁璟颐哭着跑下了台。

耐人寻味的是,这是一个被袁璟颐预测到的结果——上台前,她就失望地说过“我妈一定会狠狠怼我”。

袁璟颐妈妈“嫌弃式的爱”不是个案,这种爱还有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所有的支持都带着条件”。

还有一个女孩学了七年舞蹈,自己喜欢,又有天赋,结果因为学业被母亲勒令叫停。

她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和藏在心底的梦想,可是台下妈妈的回应是“下次考试考进年级前100名就让你学”。

女孩被气哭了。在这所重点中学,这样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基本等同于回绝。

最后尴尬僵持中妈妈像讨价还价一样答应“前150名”就可以。

让我比较震惊的一个细节还有,一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孩子,第一句话是哀求“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天啊,为什么那么大的男孩,连这么小的生活细节都没有决定权?活生生“妈宝男是如何形成的”的现场解释?看不到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奉行打压式甚至棍棒式教育;听不到孩子的心里话,以“过来人”长幼尊卑的姿态屏蔽孩子的立场;执迷学习的“功利性”、唯成绩论——

《少年说》里浓缩的一幕幕,是多少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真实写照?

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只看见“想象中的孩子”

有人说,因为他们上初中了,父母也背负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该给予理解。

不,这样的教育姿态,我认为是贯穿大部分中国孩子成长始末的。

还记得曾经的记录片《零零后》。

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孩子锡坤,8岁,有一个愿意“为了他付出一切”拼命努力的妈妈,可是从来听不到锡坤的真实想法。

锡坤学魔术,妈妈逼着他上台表演,他的不情愿妈妈看不到,一心只觉得“这是为他好”。

锡坤参加夏令营,目的就是培养独立生存能力,难得拎起电话想跟妈妈说说话,结果妈妈远程“指挥”明天应该穿哪件衣服哪条裤子,电话这一边只剩下无话可聊。

有一对生二胎的夫妻俩只看到大女儿的变化,对他们的疏离,却不曾思考过她的想法、顾及过她的尴尬。

礼物作为诱饵引导女儿陪妹妹玩耍,还在一边手机录像,自觉其乐融融,可女儿却无奈地说“我一点都不愿意陪妹妹玩”,“自从有了妹妹,他们从没在乎过我的感受”。

她甚至讥讽地说:“太可笑了,一家人表演其乐融融,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就像另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所言,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父母并不愿意接受真实的孩子,他们只想接受,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

为了控制,不惜让孩子“痛苦”

作家麦家在《朗读者》上讲过和儿子的关系,冰封期长达很多年,直到儿子出国留学,一封麦家的亲笔信打开父子二人的心结。开始有所缓和,尝试沟通。麦家如此,很多父母亦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既不是好的表达者,也不是好的聆听者。父母只是仲裁者和裁判。天然制高点,行使自己的武断和控制。

《少年说》和《零零后》只是反映了孩子青少年的状态,孩子长大成年后的故事,每天在我们身边甚至身上,演绎着。

没有到点结婚生子,父母乃至全家族都有权利干涉羞辱,恨不得越俎代庖;

即便孩子组建家庭,坚决地住在一起,因为“分离即不孝”,其实是父母自己无法心理断奶;

无界限感地控制生活琐事,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指手画脚,让简单生活变得紧张。

曾经我一直想不通一点,很多父母是无法接受跟成年儿女客客气气,彼此融洽的。

比如,一定要说一些狠话,彼此激怒,再苦情地和解,周而复始循环这种疲倦;或者故意制造一些麻烦和矛盾,消耗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确立自己的权威。

后来我明白了——

因为中国式亲子,从未平等过。父母并不真的理解“尊重”,当孩子长大失控后,他们反而成为巨婴,要制造麻烦,甚至是痛苦,才有安全感,体会到深刻却不 健康 的联结。

不要以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爱,父母和孩子,也可以有很浓厚的恨的。

电影《天才少女》中七岁女孩,Mary继承母亲的数学天赋,却只想拥有做普通孩子的快乐。

她的母亲戴安抑郁自杀,留下未完成的数学方程式解答。外婆和女孩的舅舅Frank争夺抚养权,想要把女儿未尽的事业由外孙女继续完成。

麻省理工毕业的外婆一辈子笃信自己的教育理念,一生最大梦想:把女儿的天才基因转换成为后世敬仰的成就。

可她不知道的一个巨大秘密是——

女儿死之前其实已经解答出方程式,但故意交代亲弟弟“等妈死了以后再拿出来”。

可死都没有逃脱母亲的控制,这种执念,延续到了隔代。

死去的女儿是恨自己的妈妈的,她要用自己的生命和母亲最在乎的东西,来做最后的声讨和反抗。

细想起来,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非常悲伤的成人版“天台告白”?

《少年说》看得十分痛心。教育究竟是什么,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体性,独立性以及不完美性,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凭什么要求孩子完美?

到底是我们不懂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因为我们太懂得自己的不完美,把攻击欲都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BBC一个纪录片里,一个被这样的严苛的爱对待过的英国学生,对中国式教育的控诉来结尾。

她本来就是个女学霸,仅仅因为 体育 不够好,就被逼到崩溃。

她精准地描述了这种控制式、压迫式、甚至是羞辱式的爱带来的感觉——

“永远让自己活在与他人的比较里,活在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里,并提醒你,即便你竭尽全力,你也不够好。”

希望我们都别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我们一起共勉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lzsty.com/lzcy/13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