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长河的作文。
地下长河的作文。
今天,我、妈妈、小姨、舅舅,还有两个姐姐,一起来到了堪称兰溪一绝的地下长河。 到达目的地,妈妈买好了门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游览了起来。入口处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一直延伸到洞内,我们必须借助船才能进去,在船夫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到了洞穴中央,船夫告诉我们,可以上岸自由观赏风景了。我拉着方奇卉姐姐和小情姐姐的手,急切地对妈妈说:“我们先走了!”说完,就往洞窟深处跑去。洞窟不知怎么搞的,明明是“地下”长河,楼梯却通向山顶去,让人疑惑不解。哇!这楼梯爬得可真不是省力,脚上好象绑了铅似的,越来越沉重,“姐姐,你等等我们呀!”我和方奇卉被小情姐姐抛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这可是我第二次被姐姐甩了。我和方奇卉姐姐也不甘示弱,想了一个妙计,大喊:“我们不理你啦!”“不要啊!”姐姐被吓住了,立刻往回跑。她嘟囔了一句:“这可是我第二次从前往后跑了。”“可第一次是你自己要跑回去的哟!”我笑嘻嘻地说。明知自己是耍赖,但还是为小情姐姐跑回来“解救”我们而洋洋得意。
走出了洞穴,我们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地方。这个陌生的地方,让我们三个有点紧张,方奇卉害怕的问:“我们是不是迷路了?”“你这人怎么那么胆小啊?”小情姐姐严厉地批评了方奇卉姐姐,“找到出口再说!”还是小情处事不惊。大约五分钟后,我们找到了出口,并借了手机通知家长们。
这次的旅程真惊险啊!
暑假的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知了的叫声在耳边此起彼伏。我们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姨妈一家一块去游览地下长河,我知道它是个石灰岩洞。
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车,出发了。不久我们来到了地下长河,买了票我们就进去了。我们是坐船进洞的,听船夫说,地下长河共有2500米长呢,这里的温度一年到头都是18摄氏度左右。
我们坐着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来到了第一个景点“鸿雁祥云”,它就像一只大雁在天上飞。我们又来到了“犀牛探江”,“真是活灵活现啊!”我不*赞叹起来。过了“犀牛探江”,来到了“龙门峡谷”,船夫说:“你们听过小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吗?据说,小鲤鱼跳的龙门就是这个呢!”我半信半疑。后来,我们找到了“飞鱼对哺”这一景点,它看上去就像鱼妈妈在喂两只鱼宝宝呢。
这时,船夫说:“你们该下船了。”接下来,我们要步行游地下长河了。我们来到了“歪门邪道”,导游说:“你们自己先体会吧。”过了一会,导游说:“现在,你们应该明白这里为什么叫“歪门邪道”了吧?因为这里入口的石壁是歪的,里面也是弯弯曲曲的,人只能斜着走,并且躬着背走,这就是所谓的“歪门邪道”。出了“歪门邪道”,便来到了“改邪归正”,因为这里不用斜着身体走了,可以堂堂正正地走正路了。
过了“改邪归正”,我们来到了“玉露大厅”,大厅里有一处景点是“一指峰”,听导游说:“它就像一根手指头一样,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过了这里是“盘龙古潭”,里面有两条天然石龙,看上去栩栩如生。“盘龙古潭”边,有一个美丽如花的“白雪公主”。过了“盘龙古潭”,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两百多个台阶,我们来到了山顶的洞口。后来我们便下山回家了。
今天,我真开心。
难忘的第一次 六年级作文 600字
许多人都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摔跤、第一次犯错……第一次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在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里,让我最难忘的就属它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五,我踏着轻快的脚步回家。只见小区的人行道旁停满了汽车。一辆闪着蓝光的白色的汽车引起了我和同学的注意。于是我们走上前去,看了看那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寻找车主请敲击此处”几个小字。于是,出于好奇我和同学一起敲了敲那个地方,只见那车子一闪一闪的,我们见势不妙,撒腿就跑。突然我们听见楼上有一位带有东北口音的大叔破口大骂:“是谁手这么痒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兔崽子啊!”我们听了跑得更快了。同学已溜得无影无踪了。突然我在商店里看到了正在挑东西的姐姐,于是我跑了过去。姐姐问发生了什么事,我一五一十地吧事情原委告诉了姐姐。姐姐说:“真是不怕死啊!”我怕得把衣服和书包塞给姐姐,想伪装伪装,然后走到姐姐的右边。我催姐姐快点,怕被那个大叔发现了。不过一会,大叔就下来了,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了,脸也烧红了。我偷偷地瞄了那位大叔一眼,只见他浓眉大眼,衣着朴素,一个啤酒肚,满脸的愤怒。我心想:完了我要被发现了,怎么办啊!姐姐也拼命地挡住我,但那还是无济于事,因为我比姐姐高。那位大叔朝我走了过来,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脸红得像猴屁股。他把我揪出来,问:“是你吧小妹妹?”我怕得哑口无言,豆大的眼泪也不禁掉了下来。他又问了一遍,我含着泪说:“对不起叔叔,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好奇而以,不会有下一次了。”“还让你有下一次,走,见你父母去。”他边把我往前拉边说。我哭得更厉害了。说:“对不起叔叔,我真的不敢了。”在一旁的姐姐忍不住说:“你很奇怪耶,干嘛对一个小孩子大呼小叫的啊!”大叔说:“你是她谁啊,她才奇怪,无缘无故敲别人的车。”……他们就这么吵了下去,直到爸妈来了。 这次的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病从口入,祸从手出”的道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